這一篇算是接續上篇「英雄的爸媽」的文。

我們可能已經發現到「英雄的爸媽很少活著」的這件事,
不過,在這些電影、電視、動畫、漫畫中的英雄,
也常常都會有「代替父母」的角色。

說起來這有點怪,
因為這些導演總喜歡找一個「如父似母」般的角色,
卻就是不直接找一個血緣上真正的父母。

舉個例子好了,蜘蛛人電影第一集時,
我還記得幕後製作介紹中,
裡頭的角色大談「綠惡魔對蜘蛛人其實有著近似父子的關係」。
這其實是被刻意塑造出來的,
為的是讓蜘蛛人產生「弒父」般的矛盾,
並且衝突愈多,你就會愈覺得這個電影有深度。
更不用提收養蜘蛛人卻被歹徒bi掉的養父了......

不過「替代的父親」可以換個人再弒一次,
但是血緣上的父親卻死一次就沒有了,
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編劇導演們乾脆化整為零,
安排一堆「似父」的角色吧?
(聽起來頗殘忍的)

「弒父」的還有「綠巨人」跟「星際大戰」,
前者是一部莫名其妙的耍帥電影,
老實說我對這部電影很不滿,
導演像是在麵裡面亂加調味料,
然後以為加了什麼這碗麵就會變成怎樣,
更以為這樣會讓電影看起來更有深度,
結果換來的只是無盡的沈悶與粗糙的情感變化。

星際大戰倒是比較耐人尋味一些,
你可以很快發現到路克的養父很快被bi掉,
然後替代這個「如父」般的角色就是歐比王,
接著歐比王被bi掉之後還是繼續陰魂不散,
一直到帝國大反擊的最後,黑武士終於登上爸爸寶座。
開始讓路克進入弒父的矛盾中。

即使是前傳中的安納金也是,
可想而知「如同父親」的角色就是歐比王,
當然還加了一些朋友的要素在裡頭。

英雄的爸媽多半是被編劇導演早早bi掉的,
但多半還會再被安排一個如同父母的角色,
不過倒不見得下場都很悲慘,偶爾也會有好的。

比方說超人的養父母,
這個算是比較健康一點的,
因為他們並不像不少電影中的爸媽一樣被列為消耗品。
(使用掉一個爸爸,就可以增加主角的怒氣與覺悟)

離開電影,來看看卡通。

科學小飛俠中的鐵雄是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
他的父親從小就不知生死,
所以這個「似父」的角色自然就是南宮博士啦!

不過為了戲劇效果,真實父親後來又在某集中冒出來,
但根據「爸爸只能有一個」的定律,
(不然這種劇情很難處理的)
鐵雄的爸爸很快就在那一集中轟轟一聲又掰掰了,
只留下鐵雄殘留下的聲音……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回聲)

接下來就會看到我們熟悉的夕陽。

相關的劇情看多了後,
其實你可以很快判斷出一個人會死還是會活。


為什麼不「直接」找一個真的爸媽,
而老是要找一堆「間接」的爸媽呢?

卡通中尤其特別喜歡使用「隔代」的方式,
比方說爸媽去世,所以爺爺或奶奶來養育,
上一篇文章提到不少,在此就不再詳列,

彷彿這種「間接的爸媽」,
可以塑造出一種朦朧的美感似的,
好像這個主角不同於我們,
卻又必須要接受健全的教養,
但又要讓他很可憐。

我想這些導演編劇們,
一方面可能要傳達「英雄不是隨便都能當的!」
以及「小朋友!不要隨便模仿喔!叔叔是有練過的!」

另一方面則是覺得,
這種間接的情感,或許會讓人比「直接」的情感更有深度。

因為當你褲子被偷拿一片葉子來遮,
卻又發現這片葉子上面有毛毛蟲愈啃愈小片,

我們通常會認為:這個比較慘。

也就是因為這樣,這些爸媽們仍被當作消耗品使用著。
在這裡要為這些早早下台去領便當,
卻又要經常陰魂不散地在半空中出現的角色們說一聲:

爺爺!您回來了……不!我是說……您辛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