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禮拜四忙完後,順道去找的葫蘆墩墩腳。


<<進入講古時間>>

話說豐原的舊名叫葫蘆墩,因為當地當時有三座小土丘,看起來就像香爐的三隻腳,(墩則是小土丘的意思,像台中以前叫大墩也是因為台中公園的土丘)香爐的日文念起來很像「可樂」,「可樂墩」又變成「葫蘆墩」。

常見說法是長得像葫蘆的土墩,但老實說我怎麼看都看不出來像葫蘆 XD。(三座土丘位置應該看起來像是一個正三角形)


<*後續補充*>上面這一段有錯誤,因為葫蘆墩的舊名應該與「原住民部落」的音譯有關,這是後續查閱比較多資料後才知道的,不過一直沒改過來,真是不好意思XD
書上寫說墩腳還在,在葫蘆里的土地公廟後面,上次有找到大概的位置。墩頭則因為開路被剷平了,手上的資料都寫說墩身也還在。

於是我先找墩腳,這個不難,將車停在復興路的菜市場裡,就開始步行來找。(話說我覺得很困惑,那條路明明是單行道,可是一堆逆向 orz)

這是中正路彎富春路的地方。


復興路的菜市場,可以看到路旁有城隍廟。

不過我手上的地圖畫的是在城隍廟前,文字卻寫說在大街尾福德祠後面?頗謎啊!不管它,這種事很常見,還是要用腳下去找才有用。(找了這麼多古蹟的心得)

那是一個相當小的巷子,跑進去後只看到一間城隍廟,廟前還有一個老先生在那邊看報紙喝茶,可我東看西看就是沒找到看起來像是土丘的地方,再進去則是住家。


上面還寫著墩腳城隍廟。

於是我就問那位老先生,可是看來那個老先生國語有點不太通,(或者是不願意用國語 XD)我的台語又講得很爛,但還是勉強講了,但「土丘」還是不太會形容。

我問說葫蘆墩的墩腳在哪裡,他說這裡就是墩腳啊!(鐵皮屋上面寫著墩腳 XD)

可......可是到底在哪裡,我要找那個土丘啊! >////<老先生瞭解我不是來找路,而是來找遺址的,接著就開始跟我講古,說什麼葫蘆墩的地名由來啊!那個墩頭不見了在什麼路的地方,然後終於講到重點,墩腳在城隍廟後面,要看的話,得要出去回到菜市場,大概再過去八、九間的小巷道繞進去,可以找到土地公廟,就在廟後面,那裡也有一家青草藥店。

回到復興路,從這裡彎進去。

跟老先生謝過後(看來他還意猶未盡想再重複一次 ->這很常見XD),就趕快照著指示走,繞到小巷道裡面後,看到一個三叉路,旁邊還有很多養雞的店家,地上則擺著菜刀...... 囧


看到三叉路請走中間。(我一開始是亂猜走右邊orz)


我隨便找一條繞進去,東看西看卻找不到,這時一轉身才發現巷道間那頭有那種石頭的底座,看起來像是河堤旁蓋的的那種東西,(我不知道那個該怎麼叫)



找到了!我想。

繞進去後終於看到一座小土丘,上面種了很多草(應該是七里香),四周還有人在曬草藥。當然,前面有一座土地公廟。



草藥店幾乎是跟土地公廟在一起的,店裡的小孩則是在土地公前面的桌子上寫功課。 XD


走出去才發現,原來可以直接從中正路過來,看到大街尾福德祠彎近來就找到了。(旁邊還有一間小天使,賣玩具雜貨的店家,那時還在想說小天使跟小主人, 然後胡思亂想一堆很好笑的故事情節……結果沒想到廟就在他旁邊 orz)

跟青草店在一起的土地公廟。


從中正路看到小天使玩具店,隔壁就是土地公廟了!(直接從這裡進來就不用像我一樣繞來繞去的 orz)


入口處有店家,牆上還有一些相關的地圖。


面向土地公廟時,入口右邊牆上的圖。



好,墩腳找到了,接下來是墩身。

(明明說很好找可是寫了一大段???)



墩身從地圖上看,是在豐原香蕉新樂園旁的南村路上,文字資料則有點不同,一個是寫在聚星觀後面變成小公園,另一本是寫在萬善堂後面。

我在猜應該是指同一間廟,無論如何還是老話一句:得靠腳去找,地圖跟書只是參考。

這是南村路。


一下子就到底了!(我呆掉了)


不過我在那邊繞了半天,卻總沒看到類似的地方,更沒看到聚星觀或萬善堂了!(當時一直在想這裡為什麼會有萬善堂,因為這通常在公墓前看得到,回來後查出原來這裡以前是刑場,行刑後就地埋葬,直到有個好心人出錢蓋了這座萬善堂)

只有看到一間福德祠,以及在南村路底看起來像小公園的分隔島。

一開始我很懷疑是不是就是那個分隔島,雖然有凸起來,可是看起來實在太矮,不......是根本就不像吧!可是如果為了開路結果把他剷掉,然後留一個地方當作紀念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分隔島上也沒看到什麼記號之類的。然後我就在附近繞來繞去,因為地圖有可能偏掉了,試圖尋找附近的廟或老樹、公園之類的地方。


手上其中一本書有照片,不過很難照著上面的圖來找,而且過了十幾年景物應該也完全不同了。


我倒是很懷疑那間土地公廟,因為它蓋得很不自然。那是一間背向著大馬路的土地公廟,一般都是正面朝馬路吧?

這似乎代表著後面本來不是馬路?所以......有可能背靠著類似的地方,

而土丘又因為開路而剷掉嗎?這也不是不可能。


背向大馬路的土地公廟。



不過自己在那邊想也無法確定,還是得去到處看看問人,在土地公廟那邊看了半天沒看到什麼資訊後,繞來繞去也找不到其他訊息,

我就開始問人,只是路上沒看到什麼人,店家大多也都關著。


我先問一個麵攤的老闆娘,看起來有點年紀,不過她對什麼墩身完全沒概念,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可是地圖上畫的位置幾乎就等於在店家腳下或隔壁 XD )


然後問了一間美語安親班,裡頭的老師也表示不知道,因為不是當地人,倒是知道地圖上的香蕉新樂園......(啊就在繞出去的地方很明顯啊 XD 我不需要知道這個啊啊)


最後又回到麵攤對面,土地公廟旁有一家中藥店,看來這是最有可能知道的。

問了正在洗車子的婦人(剛剛沒出現所以沒問到),她說不是當地人,可以問她先生。

然後我就跑到他們店裡,她先生很熱心,跟我說之前也有做鄉土書的人來找過(我想應該是我手上這本,十年前編的XD),不過他說墩身已經沒有了,確實原本在這附近沒錯,還說小時候就已經沒有了,附近的道路也變動很大。(這樣看來書上可能有錯?)


這倒是看得出來,因為附近的房子大多是很新的樓房,中藥店也是,路也很大條,柏油跟油漆看起來前陣子還有再重鋪過。


道謝後就只好回來了。(墩頭早就沒有了,所以沒打算找, 其實我還是想拍『現在的道路位置』,但只知道在那個『里』,資訊太少)


一路上還是很感慨(不知道感慨幾次了 XD),三個墩,現在只剩一個了。(很多次都是發現書上的東西已經沒有了)

很多東西就這樣,在我們不在意或不知道的情況下不見了。

那麼,我似乎更應該在他們還在的時候,用相機跟文字、網路還有教育把這些東西保存下來。


墩腳之所以還保留著,應該是因為他位在菜市場內的巷道裡,想要做重整重劃開闢馬路是很困難的。那其他的呢?我想在被剷平之前,不是沒有人覺得可惜的。(那位中藥店的老闆也跟我說好可惜~)

不過這畢竟對居民的生活沒有很大的幫助,比起來很多事情要更實在些。


只是我不禁要想,如果當初多用點巧思,這些東西都可以變成促進旅遊的文化資產。

豐原的古蹟很多又很近,多花點心思還可以規劃出文化之旅的行程,規劃成類似鹿港的形式。


不過,這也要大家覺得這件事有趣或有意義才行,當前大多人對文化為主題的旅遊仍比較缺興趣,以前更不用說,所以會覺得這些東西並沒有那麼重要,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事,

或許到有一天大家會愈來愈重視這個部分吧?(但那時候東西都沒有了)



有一天,當我們看那些到處都是的庭園咖啡跟露天咖啡看到厭煩時,會把焦點擺回到文化資產上的,因為這個東西的不可取代性還是比較高。



很多東西其實是因為理解、有經驗,才會變得有意義的。

就好像三國的歷史一樣,因為大家熟悉了,所以覺得這有意義、有興趣的,相對而言楚漢相爭、封神演義、隋堂演義也很有意思,可是在不瞭解之前,這些東西是不容易引起類似的興趣的。



所以,繼續找吧,繼續教吧!



----
不過回來後我又想了想,那位中藥店老闆看來大約四十多歲,「小時候」的定義雖然很寬,但推到20~30年前應該不為過。

但這本十年前編的鄉土教材上卻有三個墩的圖片,圖片或許是很久以前拍的,但畢竟是彩色的也很清楚,而且跟另一本寫墩身還在的,這些資訊合起來,或許其實老闆的資訊有一些錯誤,可能墩身並沒有那麼早就沒了。

甚至搞不好還在?而是老闆弄錯地方?(這點倒覺得不太可能,但猜墩身可能十年多前還在?)


倒是台中縣的旅遊地圖該好好檢視一下了,93年出的,一堆東西都沒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