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有節慶?」這是上課時我給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難。

大多數老師處理這個跟節慶有關的單元時,大概會把重點擺在「日常生活中會過哪些節慶」、「這些節慶各在幾月幾日」(然後說給我背起來orz)、「過節時通常會有哪些習俗」、「這些節慶與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更好一點的會帶孩子來想「哪些是外來節日」以及替節慶做簡單的分類。

但我並不想把焦點放在這些地方。

認知型的知識要教是很容易的,您想讓他變得生動些也不難,比方上課講一些故事、帶小朋友演戲(這個我以前做很多,做到有點走火入魔了XD)、帶小朋友找資料用比較趣味的方式做分組報告(這以前我也玩得很兇),甚至弄一些跟記憶有關的小遊戲(最常看到的教學觀摩就是這種,在統整活動玩玩遊戲,表面上看起來很生動,但內行人就知道這個看不出一個老師的功力,反而容易看出學習目標失焦的部分)。

以上都沒錯,因為這裡要達成的能力指標是4-2-2,這條指標寫得很籠統(列舉自己對自然與超自然界中感興趣的現象),啊嚴格說起來的話,你隨便怎麼上都可以達成它(比較接近的評量方式就是:讓小朋友根據他們的興趣去找相關資料,很簡單)。

但其實我們應該再上得深一點,帶他們不單只是看節慶跟習俗故事的表面,最好能配合剛上完的「節氣與過去生活」這些知識來做一些思考跟判斷,因為「所有的事情背後都有一些道理在」。

比方說端午節好了,當我問「為什麼要有端午節」時,最容易得到的答案是「因為要紀念屈原」。但其實我們應該問得更深一些,為什麼要紀念屈原?他很偉大嗎?有偉大到讓端午節變成「傳統三大節日」之一嗎?中國四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裡,難道沒有比他更讓民眾感覺到偉大、感動的人嗎?為什麼我們不在岳飛或關公去世的那天來發展出「龍車競賽」?卻要在端午節划龍舟?

然後再來看看端午節的其他習俗:做香包、插艾草與昌蒲(立蛋則稍微有點難,牽涉到風水),這些習俗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儘管他們的背後有著不同的故事,但說真的,「任何傳說故事如果不是因為配合民間的期待,是不會被流傳開來的」。

這裡要帶小朋友查一下農民曆,看看端午節這天接近哪個節氣?而這個節氣重不重要?代表著什麼意涵?這時候的氣候會是什麼樣的?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想在這時候的背景環境特別注意什麼?


這樣連著下來,小朋友就會發現到一件事:或許,與其說端午節是要紀念屈原;不如說是屈原正好在端午節投江而被特別紀念?
(所以如果您成為一代偉人,而在死掉前想要被後世特別紀念時,請翻翻農民曆挑選比較好的時間)

同樣的方法可以推論到其他節日,比方為什麼要有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柚子跟月餅?這些東西有什麼特徵嗎?如果只是想要圓的東西,為什麼中秋節不吃西瓜?(還比柚子更圓不是?)它接近哪個節氣?哪個季節?這時候的天氣有什麼特徵?是農忙的時候嗎?還是收成的時候?這種時候適合團圓嗎?

進而之我們還可以問,中秋節為什麼要烤肉?是的,我知道新聞有說,那跟烤肉醬廣告有關,可說真的,如果中秋節不適合烤肉的話,這件事是絕對不會流傳開來的!那在現代這個時代裡,中秋節為什麼會適合烤肉?

我們甚至還可以推想看看,為什麼鬼月會在農曆七月?如果鬼月在農曆三月會怎樣?如果在農曆十二月又會怎樣?


帶孩子去想這些東西(無論想到的是不是標準答案),我想這比單純去記母親節是哪一天?教師節是哪一天?重陽節時有什麼習俗?七夕有什麼故事……要來得有意義的多。

孩子們如果想在這個社會更有競爭力,他們需要的是「有辦法自己思考這些關連性」的「能力」,而不是去背「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曾有一個愛國詩人投江」。


因為節慶只是一個達成學習目標的「材料」罷了。



不過這不見得順利,還是有一些學生跟家長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上,考試會考嗎?(很難出成題目啊……不過我可能還是會出成問答題試試XD)

甚至很多學生(尤其成績很好的那種)很擅於把「上課」跟「準備考試」區分開來,然後在評量結束看到悽慘成績之後質疑說「啊我以前社會都考很高分啊為什麼這個老師教了之後我會這麼慘?」 XD


嘿嘿……繼續想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