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新聞到處都是什麼國際觀跟綠卡的東西,老實說我覺得這也算是囧囧新聞,不,或許應該算囧囧島民了……不過咱臺灣政治綜藝化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或者說我們很習慣把注意力集中在很簡單的名稱上,而不是內容),反正也沒有比吵綠卡更值得注意的事(誤),這部分就跳過去吧!

只是國際觀的這個標題引發了我一些感觸。大約是在一個月前吧!輔導團這邊邀請到一位對全球觀教育研究相當有名的Merry M. Merryfild,來跟我們分享小學的全球觀教育。那實在是一場很精彩的演講(而且因為以團員為主,人數很少,所以可以有很多問題討論),也給我很蠻多感觸跟思考的。(不過其實這篇混雜了很多我本來的想法)

有興趣的話可以下載我的筆記(中文,只是記得很潦草就是)跟講義(英文)、簡報(英文):下載

當然也趁這個機會提了平時在各個學校時,常被提到的一個問題:「現在小學幾乎都在上臺灣,孩子會缺乏國際觀」。簡單地說就是「全球觀」(用全球觀比用國際觀來得好)跟鄉土教學有沒有衝突?

老實說如果只是要一個答案的話,這個答案很簡單,不過還蠻值得進一步討論的。

這問題其實有一些子問題:

1.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或焦慮)?是否我們的孩子確實缺乏全球觀?

2.孩子缺乏全球觀,是因為上了鄉土教學的關係嗎?

3.不上鄉土教學的話,那應該要上什麼,孩子才會有全球觀?

4.全球觀到底是什麼?或者說,什麼樣的人會被我們覺得他有全球觀?

5.老師要怎麼教全球觀?(或者說,老師有全球觀嗎?)

 

要繼續延伸下去當然還是可以的,比方鄉土教學到底有沒有落實……(說得難聽些,很多時候兩種能力都沒有被教好)不過這樣離題太遠了。只是回到問題的本身,鄉土教學到底會不會和全球觀的教學有衝突呢?這件事很有趣,因為我們並不會因為數學課增加時數而覺得會降低小朋友的國語文能力;更不會因為國文課增加時數而覺得會降低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我們卻會覺得上鄉土語言會降低孩子的國語文能力,或者拿上綜合、工藝課來上數學跟國語會提升孩子的數學與國語能力。

說得坦白些,這牽涉到「我們覺得哪個東西重要」跟「這兩個東西是否相似」的問題。而鄉土教學在什麼情況下會讓孩子欠缺全球觀的能力呢?我想大概是這樣:

1.上鄉土教學的時間會排擠到上全球觀教學的時間。

2.鄉土教學跟全球觀教學的內容是有衝突的。

第2點當然是鬼扯蛋,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背後的思維應該是1,不過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本來就沒在上全球觀,那麼孩子即使不進行鄉土教學,情況還不是一樣嗎?(這就跟如果本來就沒有看書的習慣,那麼即使禁止孩子不可以上網,孩子還是一樣不會去打開家長買給他的偉人傳記,而是會跟家長一樣看電視……所以與其把不讀書的問題怪到網路,不如家長自己示範閱讀這些買來給小孩的書給孩子看)

說老實話,我回想我二十年以前在上小學時,當時候的課本沒有上很多臺灣的東西,更沒關於縣市鄉鎮的鄉土教學……可是我也不覺得我小五、小六的時候,會比現在的小孩還要有國際觀啊?(應該說都一樣沒有)

那麼,全球觀(國際觀)到底是什麼?是認識很多國家的國旗,就有全球觀嗎?還是知道世界各大洲?知道在某些國家不能摸小孩的頭或不能用左手拿東西?知道進佛寺要脫鞋?這樣就有全球觀了嗎?常去美國旅行算嗎?(延伸問題:美國是一個人民有全球觀的國家嗎?臺灣的國際新聞除了王建民去美國大聯盟打球之外,好像就沒剩多少了?)

如果我們學芬蘭在數學題目裡放入其他國家的國旗,這樣就會讓我們的孩子有全球觀嗎?

不知道你跟我想的一不一樣,不過我真的不覺得全球觀(或者說國際觀)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全球觀好像應該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對其他地方的認識」(認知);另一個是「對不同文化的關懷與包容」(態度)?

而認知的部分好像怎麼學都學不完,態度的部分則是因為我們不會教,所以也缺很大。但仔細一想,其實鄉土教學跟全球觀教學是可以有關連性的,主要就是在這態度的部分。

或者乾脆如Merry M. Merryfild說的,全球觀就是鄉土教學的一種

 

我們為什麼要做縣市鄉鎮的鄉土教學?因為這些是和我們有關連的,我們期待孩子去關懷與愛自己的家鄉。

我們為什麼要做以臺灣為主題的鄉土教學?因為這些是和我們有關連的,我們期待孩子去關懷與愛自己的家鄉。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以全球為主題的「全球觀教學」?答案或許是一樣的,因為這些和我們有關連,我們期待孩子去關懷與愛自己的家鄉--地球。

關鍵點或許就在「與自己的關連」上,事實上這也是全球觀教育相當重要的部分,因為我們應該要能體認到國家與國家間、地區與地區間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國家的飢荒會造成另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某些農產品價格上升或下降,間接又影響到當地的某些自然生態,甚至傳染疾病與環境污染都是全球各地區互相影響、關連的。

我們已經不是活在以前那個「封閉在自己所處的環境裡,其他地方怎樣都與我無關,反正我可以自給自足」的時代,通訊與運輸的發達,讓全球各個地方的緊密性愈來愈高(這當然有好也有不好,但影響肯定是相當劇烈的)。

這就跟隨手把煙蒂往車窗外丟一樣,如果我們體認到我們與車窗外的環境是相關連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會與我自己有影響,我們就不會做這種事。反之,如果我們覺得這個環境與我毫無關連,那麼我們可能並不在乎在風景區隨意丟棄垃圾或排放污水到河川中。

當我們關注緬甸風災、四川地震、吐魯瓦與吉里巴下沈危機時,背後抱持的不應該是「與我有何干」,那其實是一種全球關連的「態度」,而這跟全球觀教育是很有關的。

回到小學教育上,其實小學是有全球觀教學的,它被明文規範在課程綱要裡,社會學習領域的第九主題軸就是「全球關連」。當然,教科書裡也有這麼編,只是這可能跟一般覺得全球觀就是要上很多國家的想法不太一樣?

當然,一個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這跟我們的習慣不一樣,或者老師不太擅長上這個。就好像國小美勞老師不會上音樂、音樂老師不會上美勞(而表演藝術則是兩個都不會上,就直接忽略掉)、國中地理老師不會上公民、公民老師不會上歷史一樣……不管這件事對或錯,反正最後都還是照著習慣走?

或者,這其實也是新聞輿論塑造出的一種感覺?比方覺得之前的政府有意識型態,所以刻意強化臺灣的鄉土教學,民眾跟著就覺得這樣會少掉某些東西?(但其實正好相反,鄉土教材課跟國中的認識臺灣都是在九年一貫開始後不見的,連鄉土語言都從兩個小時縮減到一個小時…… orz 可是這跟一般大眾的期望不同,所以類似的訊息只會被淹沒……)

無論如何,我們的全球觀教學確實缺很大,而這不但不該怪到鄉土教育上,反而應該從鄉土教育來加強培養孩子的全球觀。(這就跟孩子國語文能力低落,與其排擠其他科目來增加國語課時數,不如落實在每個科目都來加強語文能力要來得更有效也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