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又是 容易降低人氣 的碎碎唸文 請自由跳過

話說前天親師座談會,除了自己女兒小一的親師座談會外(結果我只是去簽個名就跑掉了orz),其他則是一班班跑整個學年,去跟家長說明我們的社會領域評量方式。
 
其實我是科任,而且課「超少」,所以本來這種事通常主要是導師忙的,只是「拿石頭砸自己腳」是我個人的壞習慣,所以每年也都要跑場子一班班巡迴說明。
 
「要不要一起來做?」每年我都會說這句話,通常聽到的學年老師表情都很會複雜(聽起來好像不錯,可是會不會搞得很累或搞得很複雜?),其實他們可能不知道,我的心情也一樣很複雜……雖然老是喜歡把事情搞大,但其實「內心裡」是很怕麻煩的,每次心裡都會想我幹嘛啊,課那麼少雜事那麼多,把時間空下來不是很簡單嗎?就算是要搞能力指標評量,自己教的班自己做不是很簡單嗎?(這玩意兒都已經玩第七年了)

結果每年都還是會搞大……(淚)

其實我是很討厭麻煩、討厭聯繫事情、討厭打電話、討厭開發那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好啦這個勉強還算有趣),最好躲起來這些責任都不要背,然後悠悠哉哉過日子最好的啊~(友人A證詞:這輩子大概不會有這一天吧orz)

因為評量方式跟一般情況不太一樣,所以總是要跟家長說明。這幾年下來,幾乎家長一開始都很擔心,但到後來評價都還不錯,因為學生確實有不少正面的效果。我的假設是「因為多元評量依據能力指標,所以教師的教學也會跟著修正」,原因是我以為目前絕大部分教學上的問題,幾乎都是因為「能力指標未能落實在教學與評量」上,這點在我自己身上感受很深,因為做這個,所以我敢說從六年前九貫正式開始後到今天,我的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活動、每一題的評量試題,甚至連上課講的笑話,背後都有需要完成的能力指標。

去年試了之後,發現這個假設在其他老師身上也是可以成立的。

說穿了也沒什麼,就是做本來就應該要做的事:
裡頭比較大的問題是:一般習慣用的筆試給分很明確,那麼多元評量如何很明確的給分呢?某些「能力指標」又該如何給分?(比方說3-2-1、5-2-2、3-3-1、3-3-3這些看起來本來就很模糊的指標)
 
不過我抱持的理念很簡單:「只要比原本好就夠了」,由於筆試本身就「不是」一種公平與準確的評量方式(例如像6-2-3這種超重要的指標就完全無法用筆試評量,更不用說常見到的那些爛題目了),而目前絕大多數小學所採用的多元評量本身也都不精準(幾乎都是類似筆試50%、作業簿30%、上課態度10%這種缺乏依據的計分方式),所以真要做的話,其實怎麼做都會比較好。
 
於是我一年比一年多,最初那一年是充滿實驗性的自己悶著做,那時候還因為評量與其他班不同而要跟很多人溝通,不過我們學校的行政跟老師都很好,所以這些事不太會造成什麼問題。
第二年、第三年都做得很順暢,也愈來愈覺得這件事一點問題也沒有,於是開始詢問其他學年老師要不要跟。


形式上的東西其實不難,但理念卻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更何況每個班的導師各自都有很多級務與不同的課要準備與設計(特別是國語和數學這兩門最被關注的領域),所以其實我很能夠理解「跟」或「不跟」背後的考量。所以通常的情況下都只是由我提供一些可以輔助的東西,大家各自決定用或不用,至於月考考卷,那就大家其他人出一份,我自己教的班自己出。(基本上只有別人用我的考卷,沒有我用別人的考卷這種事)

 
總之我每年都問,因為我覺得如果連自己學校的自己學年都搞不定了,那麼這些東西根本不可能推廣到其他地方去。
 
不過第五年的時後終於展現曙光,學年裡有一半的老師願意跟著做「筆試」的那一部份(簡單地說就是用我出的考卷),至於其他的教學設計,就看個人的情況,基本上還是提供給大家。
 
這之間還因為牽涉到中年級的鄉土教材,所以又變得更複雜了。「中年級應該要認識縣市鄉鎮的鄉土」這一點是目前社會領域最常愈到的問題,因為教科書並不是這麼編的,也不可能這麼編,可是課程綱要卻是這麼寫的。所以各縣市花了很多時間都在搞這一點……我們自己也是。
 
但說實話,我以為這反而是最簡單的部份,因為這個部份是很偏重「認知」的,有教就有教,沒教就沒教,就是教學與評量必須要有縣市鄉鎮的素材而已,沒什麼好爭論的。

當我在說明這部份的時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事實上社會領域中年級的問題並不是只有這個,真正跟鄉土密切相關的指標也不過就是1-2-1、1-2-5、1-2-7、2-2-1、2-2-2這五條罷了,其他還有非常非常多沒被教到的能力,那些能力跟這五條指標不一樣,不是告訴他就會了的(當然1-2-5是偏重技能的),而是需要靠完整的教學活動來引導的。(例如中年級的4-2-1「說出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個體、群體或媒體意見的異同。」這個不是老師說了就會的能力,反而是要讓學生說了還要思考後才會的)

不過在進行跟說明的過程中,一開始卻很容易因為「增加了鄉土的部份」,被誤認為「喔,所以你的能力指標多元評量就是有鄉土的補充資料跟考試咩」......事實上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回到親師座談會的這一點,我一直覺得「要如何把這樣的理念傳達給家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事實上我認為我做的並不好,即使我回應家長的許多問題,但我始終認為大部分的家長之所以沒意見,或者沒反對,是因為我的頭銜或我講的那一大堆聽起來很複雜的東西。反正這部份是老師的專業與責任,相信你就是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跟家長說明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可以讓家長了解,那麼其他老師也可以了解。 而不是「告訴我要做什麼,我跟著做」(不,事實上大家跟著我走的時候我都會有點慌張,因為我往往也不知道我要走到哪裡去,我只知道這樣推論起來很合理而已,我並不知道路上會看到什麼)。

最有趣的應該是第六年,也就是去年。因為去年「全學年」都願意跟我的「筆試」了,當然平時的一些設計也幾乎都願意跟著做。
之所以最有趣,是因為去年是「五年級」,不再有那些鄉土的補充資料,重點很簡單,就是把原本的東西學好(包含能力)。
 
這次我很小心,第一次的筆試難度調低,以免引起一些反彈。
但第二次、第三次開始就又忍不住亂來了,開始玩open book,這樣玩的原因是我認為剛好這兩個部份的學習內容不是偏重記憶的,用open book的方式應該可以將大家注重的焦點從「背誦」轉到「能力」的學習上(特別是一些技能性的,或者需要思考做判斷的)。
結果情況還不錯,但下學期就不能玩了,因為下學期是偏重認知的台灣歷史,有些東西本來就應該要記的,那就應該要記,沒什麼好說的。

今年是第七年,回到中年級,這次我們打算做整套的,就是從平時到筆試到成績單的計算都跟著我的設計做。(也是剛好,今年離開中央團,會多很多時間出來,想說可以好好把一直想做的某些事做好。如果是去年這樣做就是找死……)
 
也因為這樣,我想我需要去每一班說明一下我們打算做什麼(結果說了大家還是不知道吧XD),就這樣一班班跑(結果前面回答問題講太久,沒跑完)。

我覺得要設計東西「給別人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因為在溝通不足的時候,你很難猜測其他人的想法跟狀況。
最複雜的地方並不是「對或錯」,因為本來就沒有對或錯,當每個人都很認真的時候,所不同的在於教學理念,而教學方法與自己的設計都又源自於每個人不同的教學理念。

我怎麼可能把我的教學理念直接套用在別人身上呢?搞不好你的理念在那樣情境下是比較好的呢!
 
無論如何,雖然充滿各種困惑,如果沒有做過的話是不會知道答案的(可能做完還是不一定知道答案XD)。

另一個感慨的事情是,在班親會跟家長說明時,我都會有點緊張。不,不是上台的那種緊張,基本上我是那種一上台就切換成另一種人格的傢伙。我緊張的是,我好像一直在開支票、一直在畫大餅給家長,如果那是我教的當然沒問題(自己挖的坑自己跳,天經地義),但問題是那不是我教的班,他們只是用我的設計而已,所以我等於是挖坑給其他老師跳……
 
這樣真的好嗎?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我一直在思考「教學理念」這件事會造成的差異有多大,但當然沒有結論。因為教學並不是認不認真那麼簡單而已,就好像之前在推廣一些東西時,總會有幾位年紀比較大的老師無法適應單槍投影機或其他的設備而沒辦法跟,有時候我得要把簡報改製成 dvd,或把一些電腦上的地圖改製成海報。但我們卻不可能苛責這些老師,因為剛好不適應這些教學設備的老師,偏偏都剛好是公認(包括我也這麼認為)很認真很用心的老師。

 
所以,到底怎麼樣才是好的?或許永遠都沒有答案…… 
我所依據的也不是什麼理論,而是我自己的推論……但,現在我覺得合理,未來還是如此嗎?

在跟家長說明時,還有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是當我為了要撫平大家的不安而一直說這個方法如何如何好的時候,我卻無法說明為什麼其他人或其他學校不用這樣的方法……是的,我真的覺得應該要這樣做(尤其某些需要訓練學生能力的,比方查資料,這些都應該化成很細的步驟一步步教學生,而不是直接丟給他做),但別人不這樣做,真的不好嗎?(當然有些人是「不知道」應該這樣)而我們也不可能為其他人的教學負責。你問我,我不可能說別人的壞話,再說,搞不好他這樣的結果也很好……
 
我一直充滿著困惑,這些困惑從來沒停止過,但我不可能在台上這麼說,幸好這幾年來鍛鍊出三寸不爛之舌可以暫時解除危機,但我得說我的心裡還是充滿困惑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一個老師「應該」要抱著滿滿的困惑在教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