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最近有關洪蘭教授vs.台大醫學院學生的新聞的關係,關注了一陣子。其實正反意見都沒錯,洪蘭教授說的確實是實際現象,網友說到處大學生都看得到也是真的,學生會因為課的「重要與否」、「教授是誰」而有不同態度也是真的,還有一些來湊熱鬧的政治人物說學生聽不聽課老師要檢討什麼的。

其實我覺得,這件事去細想的話,裡頭牽涉到不少東西,比方有一篇共筆的新聞,細想其實跟「老師在課堂上存在的意義」有很大的關係(教師是一個朗讀者、知識控制者、伴讀者、考卷印刷機嗎?);其他如「學生該扮演的角色」以及什麼是「素養」,表現出來又是什麼,這些每一點都很值得深思,絕對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可以感嘆一句這些學生如何如何或教授如何如何就結束了。

不過這篇依舊不是要講這個。XD

有趣的在於後續的作法,就如同全台灣所有的教育或行政機構一樣,後續解決之道恐怕就是來開一門「教養課」。是的,那就像是回到源頭一樣,學生覺得通識課不重要所以態度隨便,我們的作法就是再開一堂通識課要學生去重視。聽起來矛盾嗎?不,事實上這不見得沒有效果,只是效果恐怕有限,而且總一定會涉及到上面那些根本的問題(如果有這樣一門帶領學生思考跟討論這些問題的,我倒會覺得不錯,但如果是直接告訴他該如何如何,那麼大概還是只會停在形式上吧)。
 
這就是我們一般處理問題的方法,教育界非常非常容易見得到,但那是因為我在教育界,我猜教育界以外的地方大概也差不了多少吧?(而且似乎只能這麼做)


這樣有錯嗎?一個問題對一個解決方法,多一個問題就多一個解決方法,聽起來很有效率,不是嗎?出了重大命案,就快組成一個專案小組;想要處理經濟問題,就趕快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覺得道路不平就來推一個路平專案;覺得有騎樓或馬路被佔用,就推一個XX專案;想要OO就成立一個XX網站或專線......

可怕的就在這裡,我們往往因為這些原本就該做好的事情沒做好,所以只好又特別推一個新的事情出來(並套上一個新的名稱,是的,我們社會對「名稱」的重視度遠大於內容)。事實上,這樣的邏輯對於「報成果」來說是很合理的,因為你把原本的事做得確實是不會有好成果可以看的,反而展現出一堆新的成果跟數據,評鑑時看起來會讓人覺得很有效率、很認真。

對教育也是。 


撇開行政的部份不談,我們對課程其實也是抱持著這種態度。記得很久以前有一款骨灰級遊戲叫美少女夢工廠嗎?就像是那樣,我們總覺得「缺什麼就補什麼」,加了這些課程之後學生就會多這些東西。

之前聽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陳伯璋主任提到「加法的教育」,我覺得這個名詞說得真好。那就好像我們這一陣子以來的很多新議題、新的課程一樣,前陣子吵得沸沸洋洋的財金教育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一堆人在那邊討論財金教育到底該不該放進去考,連阿同伯都跑來湊熱鬧(不過他完全搞錯焦點,他以為財金教育就是要教小孩子去投資),但其實只要你打開課程綱要看一下,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外加的東西」,而是「本來課程裡就有的東西」。  

 
海洋教育、媒體識讀、人權、性別平等、品格教育、閱讀、英文......沒有任何一個「議題」(無論是否被官方列為「議題」的)在原本的課程是沒有的!!!
 
問題就在於,我們根本沒有在原本的課程裡落實這些東西,於是我們發現學生缺了這些能力,只好另外列一個「議題」或「專門的課程」來強化這些東西!但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卻又排擠掉基層可以落實其他「本來課程」的時間與精力。
 
就好比我們發現原本教育裡面的人權教育不落實,所以特別推一個人權教育出來,然後又發現到人權裡面的性別平等不落實,於是又特別從裡面抽出這個部份出來,天曉得哪天我們又要抽什麼東西出來......
 
是的,這些東西都很重要。沒人敢說它們不重要,但問題是我們處理這些重要的東西時,往往不是在原本的事情把它「落實」、「深化」,而是特別抽出來另外「強化」。

但時間就是這麼多,你想加入這個,就一定會排擠掉另一個,接著就會發現被排擠的那個也沒落實好,於是只好又成立一個新的專門課程或議題出來。 
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品格教育,因為原本該上品格的時候我們沒有好好做(如果改成「說教教育」的話,倒是很落實);所以我們特別強調英文、閱讀......
 
就好像前幾年中央轟轟烈烈地在推動「海洋教育」時,我的態度卻是意興闌珊的(還是有做啦,只是我的焦點從不在於辦研習跟辦比賽,我覺得那些其實效果都有限),原因很簡單,我們的任務從來就不應該是搞這些外加的東西,而是應該把「本來就應該做好的東西」做好才對!所以無論是鄉土也好、評量也好,當我想做這件事的時候,背後的原因從來就不是因為「有人說這很重要所以要做」,而是因為這些是「落實原本課程綱要的方法」。
 
但一旦在課綱微調後將海洋教育列入後,我的態度就又不一樣了,因為它變成「我們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了。
  

我們今年對一般老師的宣導重點在於「課綱微調」(這我真的沒意見,因為這確實是本來就該好好做的),不過我想,我們的問題恐怕不在於老師們知不知道「課綱微調」後改了什麼,而是「大部分老師連原本的課綱是什麼都搞不太清楚」。 (個人以為,教學現場85%以上的問題都是因為沒在課程與評量中落實課程綱要所造成的,我不是隨口亂說的,因為我每一年都有確實統計整理現場老師的問題)
 
就像新聞一樣,大家都很會說,我也常遇到很會說話的人,他們有些是假的,有些是真的,當周遭的人都搞不清楚狀況時是分辨不出來的,但曉得的人就會曉得,只是身處其中會覺得很荒謬。那種感覺就跟之前「該不該加考財金教育」或「國字發音為什麼變來變去」、「一綱一本」,它的等級跟「馬英九的兒子為什麼不用當兵」是一樣的。
  

範例:
 
主持人:「該不該加考財金教育,你怎麼看?」

某大叔:「啊本來課程就有財金教育啊?」(被忽略)


大官:「我覺得財金教育很重要,應該要加考才會讓學生重視。」

  

某大叔:「啊本來就在考啊!因為課程裡面就有!」(被忽略)

學者A:「我覺得加考財金教育會讓學生太早學會投資,這樣不好,賺錢應該要一步步腳踏實地......」

某大叔:「啊那個......」 

 
學者B:「學生的壓力已經很大了,這樣是不是又會讓補習班加開『財金教育』的補習課呢?」

某大叔:「......」(無言)
 
主持人:「關於學生該不該加考財金教育,目前各方仍眾說紛紜,尚未有結論。」  


 

你把財金教育換成「國字發音為什麼改來改去」也是通的啦!(從1995年以來就沒改了,一直到最近吵了之後才在修改中)


不說了,還是去做一些正經事比較踏實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