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者 價值拍賣會


我一直覺得社會學習領域的7-2-1跟7-2-4是可以明顯體驗到「理想」與「實際」之間有極大差距的兩條能力指標。
怎麼說呢?這裡先把這兩條指標寫完整:

7-2-1 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及其所滿足的需求與動機。
7-2-4 了解從事適當的儲蓄可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咦?看起來這有什麼難的,不過就是教孩子要分辨消費時的「需要」與「想要」,然後告訴他們要衡量自己到底要什麼,還可以透過儲蓄去達成這個目標罷了。
真要設計的話,我還可以搞一個班級銀行,發行虛擬的班級貨幣,讓孩子長期紀錄自己的消費狀況。搞不好連「7-2-3 了解人類在交換各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算,因此發明貨幣。」這條指標都可以順便搞定呢!

不,代誌絕對沒有那麼簡單。
任何一位站在第一線的老師都會告訴你,要讓小孩「每天紀錄」,還要觀察「自己的想法」......嗯,我們對此有個名稱,叫
「師生互相折磨」

再說,每天有那麼多東西要教,課卻只有這麼多,要想一種「簡單」、「省時」、又可以「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評量與教學方式,就變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除了要讓自己省時省力,還得要讓其他老師也有較高的意願來做這個活動。

再者,大多數三年級的孩子可以運用自己金錢的機會並不多。

於是在原本的教學之外(很明顯的,目前各版本對第七主題軸的份量都嫌過少),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說穿了並不難,流程大概是這樣子的:

第一節課:對學生說明,同時請他們列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加上定價。

寄件者 價值拍賣會

你可以設定一下底價不要超過某個數字,我在這裡用的是200元。

至於要列出多少東西,可以看班上人數而稍微衡量一下(這個班是28個人),基本上東西愈多愈好,但東西多也代表著整個活動會花上較多的時間。可以的話,最好把時間控制在兩節課內。

老師也可以在這些物質的東西中,加入一些「抽象」的東西,會讓整個活動更有意義。

例如:「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健康」、「成績」(買了之後到畢業都是第一名)、「人緣」、「美貌」......

觀察誰會花比較多錢標下這些東西,會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因為這可能代表著他們的一些期望。

第一節課結尾時,可以稍微讓學生練習一下,尤其注意要提醒他們弄清楚自己現在有多少錢,不然學生一標起來就瘋了,很容易在錢已經花光之後還拼命跟別人標東西。


第二節課:當然就開始拍賣嘍!

這支棒子是早上臨時拿厚紙板花十分鐘做的,因為預期會被敲爛,所以先拍一張還是完整的照片。

寄件者 價值拍賣會

接著沒什麼好說的,反正就大家標價,老師數三次沒人買就敲下去。

寄件者 價值拍賣會
寄件者 價值拍賣會


最後再讓每個學生思考一下自己在標下這些東西時的考量,並把過程記錄下來。

這點很有意思,因為學生會體會到「自己的錢有限,但想標下東西就得要衡量自己的需求順序」,有些人雖然很想要某個東西,但錢已經在前面就標完了;有些人則是「集中火力」,忍耐到最後「奮力一擊」的;還有些人是以「可以標下最多東西」為目標的。

無論如何,學習單還是要寫的,因為這是多元評量,這部份的成績就靠這個嘍:


 

是的,以上學習單歡迎隨便拿去改來用。(http://blog.roodo.com/memes/2a2aab63.swf)

最後附上一張被敲爛的棒子:

寄件者 價值拍賣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