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是童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你平常看不到她,但最關鍵的時候她就會忽然冒出來,有時候會幫你換衣服(灰姑娘),有時候被你換衣服(董永與七仙女);有時候則會讓你的鼻子變大或幫忙把你變成(鼻子很大的)人。
可別小看仙女,在童話裡會忽然跑出來湊熱鬧、幫忙主角的,大多還是兩種角色,一是老人;另一個則是仙女。
而這兩種角色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手上會拿著拐杖或棒子。當他們要施法時,總是得高舉著拐杖或棒子,一邊喊咒語,一邊使出法力。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VCR,請!):
仙女是童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你平常看不到她,但最關鍵的時候她就會忽然冒出來,有時候會幫你換衣服(灰姑娘),有時候被你換衣服(董永與七仙女);有時候則會讓你的鼻子變大或幫忙把你變成(鼻子很大的)人。
可別小看仙女,在童話裡會忽然跑出來湊熱鬧、幫忙主角的,大多還是兩種角色,一是老人;另一個則是仙女。
而這兩種角色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手上會拿著拐杖或棒子。當他們要施法時,總是得高舉著拐杖或棒子,一邊喊咒語,一邊使出法力。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VCR,請!):
是的,這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為什麽動漫人物會長出這種大眼睛呢?
有相當多的學者投入相關的研究,並提出不少說法。
例如某一派研究者則提出「健康說」,他們認為眼睛大的人比較健康,因為可以充分吸收太陽光能,行光合作用後比較不容易生病。
還有一派研究者認為因為動漫中有太多容易誤認的東西,眼睛大有助於他們發現危險。例如,我們都知道動漫人物用來區分角色的,主要是髮型與頭髮的顏色。倘若有某位角色忽然去理髮店,說要換成英雄女朋友的髮型,這可能會導致英雄分不清楚誰是誰,然後錯跟不同的人去約會而在回來之後被女友所殺。
但我們認為當中可信度最高的,應該還是主張「演化論」的這個派別。
動漫人物的眼睛為什麼那麼大?
動漫中有一些奇怪的現象,可是因為大家都看習慣了,所以不覺得奇怪。但仔細想一想,就會覺得當中有些很大的問題。
動漫人物的大眼睛就是其中之一。
這很奇怪,因為你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有機會遇到眼睛這麼大的人——除非你有被外星人擄走的經驗。
我們很少看到英雄禿頭的,要真想禿的,一定是全禿,至少不會有前禿或地中海禿。(好,不要跟我說惡靈騎士,那是演員自己本身的問題。)
這是很不正常的情況,你知道英雄總是有一堆憂心的事,憂心國家、憂心世界,還得要憂心女主角不理他。再加上英雄帶有「能力愈大,帶賽愈大」的特質,所以只要英雄稍微一不小心,輕則女主角或自己周遭的人完蛋;重則世界末日。在這麼大的精神壓力下,英雄要能夠保有他的頭髮,實在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對於一些會飛的英雄而言,這種問題會更嚴重,因為英雄飛行的速度總是非常快,上一分鐘還在美國紐約;下一分鐘可能已經在日本東京了。在這種超高速飛行下,身體的某些部位會因為與空氣摩擦而發出高熱,長期處在這種高溫下,該部位的毛髮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童話裡還有一個令人困惑的怪事,就是「奶奶」喜歡住在森林裡。
您或許會說,這有什麼好奇怪的?老人家她高興住哪裡,你管得著嗎?今天就算是小紅帽的奶奶住到喜馬拉雅山頂上,那也是她的個人意志,頂多小紅帽要去探望奶奶時再背個氧氣桶,而大野狼的角色換成大腳或雪怪罷了,不是嗎?
但如果細細推敲的話,就會發覺到一件事:這些主人翁的奶奶會獨自一人住在森林裡,其實是很不合理的決定。
最近月亮很大一顆,就忍不住想起這件事,其實主要也是從幾本書上讀到的東西。
關於月亮的傳說很多,除了嫦娥外,還有玉兔、吳剛、蟾蜍以及蟑螂頭少女。不過,月亮上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呢?是因為陰影的形狀所造成的聯想吧!但人的想像力是無窮的,為什麼那個樣子是兔子、蟾蜍,而不是牛、羊、鍬型蟲或其他動物呢?這其中肯定有某些原因。
事實上,在早期原始人的時代,鳥跟青蛙(或者說蟾蜍)是器物上最常見到的兩種圖案。
鳥類不用說,對於只能在地上奔跑、河裡游泳的人類而言,鳥類是非常醒目的存在,除了代表著一種超越凡人的能力與渴望,還經常跟神仙傳說結合。(比方仙女洗澡,衣服被偷走的白鳥傳說)
對於原始人而言,太陽跟月亮則是與他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兩種天體,白天舉目可見的是太陽和鳥類,會在傳說中把這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
太陽是金烏,那月亮呢?
這件事雖然有不少人都知道了,但發現周遭還是有一些朋友不曉得,覺得很有趣,就把它整理出來在這一篇裡。
是的,聖誕節之所以會在12月25日,跟「冬至」脫離不了關係。
話說,聖經裡並沒有明確指出耶穌誕生的日子,而有關耶穌到底是哪一年、什麼時後誕生,倒有不少有趣的推論,比方有澳洲學者根據《馬太福音》中,耶穌誕生時的星象去推論,耶誕節應該是6月17日……(詳見新聞)東方正教則選定元月六日來慶祝耶穌顯現與誕生。(參考網站)
無論如何,聖誕節在12月25日,應該不是因為耶穌誕生的關係,反而是因為當時羅馬本來就有的節慶。當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之後,這些原本存在國內,屬於「異教徒」的習俗被吸收進來,與耶穌誕生的故事結合在一起,演變成現在的聖誕節。
而有關聖誕節的一些習俗,例如聖誕樹、送禮物……其實是原本就存在於歐洲的習俗。
而這個節日是由波斯流傳過來的(還記得倚天屠龍記裡面明教有來自波斯的拜火教使者嗎?),波斯是崇拜太陽神的,而聖誕節這天其實就是太陽神密特拉的生日,所以12月25日原本是為了紀念太陽神的。
Dr. 丁丁「能使人復活的特效藥」演講記實(上篇)。
那麼這個……諸君,今天我要同你們來講的是這個童話中的特效藥。
一般我們說如果一個人死掉或生病了,該怎麼救呢?當然有的死掉了就不能活過來,有的則還可以救活,想要救活呢,就得要吃藥。
那麼這個是吃什麼藥呢?一般來講,在童話裡有三大排泄物……不是,我是說,有三大特效藥:第一個是眼淚;第二個是口水;第三個是污垢。
眼淚是什麼呢?關於這個,我來放一段影片你們就知道了。
「危險!」
一隻被劍刺中心臟的惡龍在倒地前吐出毒針,筆直地朝著公主飛去。說時遲,那時快,王子即時飛身跳到公主前面,替她挨了這一針。
「啊!」王子扶著挨針的屁股,劇毒發作而倒了下去。
關於白蛇傳這類型的故事(AT411)源自於哪裡,也一樣有不同的說法。(大概就是中國起源派跟印度起源派)如果用丁乃通的說法(印度起源派),這個故事是的原型應該是出自克什米爾附近的(類似前文中瑜珈師的那個,不過請把瑜珈師換成「得道者」)。
先撇開中國不看,歐洲的白蛇傳演變是相當有意思的。因為早在二世紀時就出現哲學家版本的白蛇傳了(這比中國的還要早),但接下來就中斷了,一直到十二世紀開始忽然又出現一堆歐洲版的白蛇傳(就是前文一開始的那個「牧師版」的白蛇傳,而且不只一篇,有好多種版本),為什麼會這樣呢?
假定這些故事是從外傳進歐洲的話,那……十二世紀時的歐洲發生了什麼大事?
沒錯!就是十字軍東征!
在西元1096到1291年期間,由西歐的封建領主與騎士們陸續發動數次將耶路撒冷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的戰爭。(詳情請參考 wiki百科)
合理的推斷,在這段期間,騎士們肯定也帶回許多東方的民間傳說故事。可想而知在這個版本的白蛇傳裡,「神」的力量也故事裡被展現與宣揚(牧師靠著聖水驅除蛇)。
不過,後來濟慈版的白蛇傳(拉彌亞)就不見得是承接這裡的版本了。
比較有趣的是,白蛇傳一直都被當成宣揚宗教的工具之一,這也可以從「法海」的身份看得出來,比方在中國,法海是「和尚」;在印度是「瑜珈師」或「得道者」;在歐洲是「哲學家」或「牧師」。看來,如果還有現代版的白蛇傳,那法海恐怕會搖身一變成為「科學家」。
但民間故事的流傳,總會受到人們的期待影響,一篇不合乎人們心理與期待的故事是不會一直被流傳下去的(就好像包公的故事這麼盛行,恐怕跟政治清廉度也有關係,因為不足,所以人們會特別渴望這樣的故事存在)。
必須要先說的是,灰姑娘類型的故事(AT510A)在民間傳說的研究者而言,並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這裡只是稍微替自己讀到的一些東西做整理而已。
無論如何,段成式早在九世紀時就記錄了灰姑娘的故事,而這個灰姑娘的名字叫「葉限」。還有一個相當有趣而不能不提的點,據說德文(格林兄弟是德國人)裡的「灰」這個字叫「Aschen」,唸唸看,有沒有覺得有什麼很神奇的地方呢?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讓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產生類似的故事呢?來,問題來嘍!
不過這種動物最神奇的地方,還是在他們擁有一副比擬小叮噹四次元空間口袋的神奇肚皮。
沒錯,這種動物就是大野狼。
大野狼的異次元肚皮是西方童話裡非常著名的東西,就如同東方可以吞象的巴蛇(《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或金角銀角的葫蘆法寶一樣神奇。
從七隻小羊的故事裡,我們可以概略計算一下大野狼的肚子裝了多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