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一篇備份,起因是教育部規定在中央團以及各領域縣市輔導員的研習時,「禁止打開筆記型電腦」。

 關於禁用筆記型電腦

 

要先說抱歉的是,我很明白中央團與承辦者在這件事情上的辛苦與難處。自己確實試過從不同角度來辯論這件事,我想,如果我是決策者,或許也會下這樣的規定。

但正因為我們是「社會學習領域」,所以我一定要把這樣的聲音呈現出來,因為我真的真的非常在意,我寧可這是一個經過衝擊與辯論後所得到的規定,而不是因為「既然規定了,那麼就做吧」。

我以為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規定,背後其實有一種與教改本質產生衝突的思維,所以我想用比較長的篇幅來寫(我希望這樣的篇幅可以呈現出我所在意的程度),因為我覺得教育界的常態就是「簡短的意見」、「簡短的解決方法」,因此常沒有很多機會把完整的話說完,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我把這篇文章分成幾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我想先說說「我的故事」(明天我會試著說另一個比較短的故事),那是讓我之所以這麼在意的原因;第二個部份是我覺得「禁用筆電」這個規定並不能成立的理由;第三個部份則是「禁用筆電」這個規定背後的思維。

 

第一部份:

我第一次來到三峽研習,是七、八年前的事(很抱歉,時間已經記不太準確了),當時我的身份是「國語文領域種子教師」。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層級」的研習,當時的我受到很大的衝擊,一方面是因為來自各縣市的夥伴如此優秀(而我竟然有機會與這些人在一起研習),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些夥伴相當熱情,而且非常願意分享。以當時筆記型電腦的普及程度而言,我實在很少看到研習現場有那麼多人拿出筆電打字的,而且打完之後還願意上傳到網站與其他人分享。我對於「網路」竟然可以被這麼有效的運用在學習上感到驚訝,特別是因為這些夥伴們竟然把這件事實際執行了。

 

因為我真的很敬佩這樣的精神,於是,當我換了另一個身份,開始參加「社會學習領域的深耕種子教師研習」時,我想把這樣的精神好好地實踐,於是我開始作筆記,也因為我對自己的打字速度很有自信,所以我做了很詳盡的筆記,並且開始在思摩特上分享我的筆記。當然,還有教授們上課所使用的簡報。

 

這件事對我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要分享,所以我的筆記不能跟以前一樣打混摸魚,而是要很努力地記,這讓上課過去當學生時老是在塗鴉、打瞌睡的我變得很不一樣,無論前一天是不是通宵熬夜,只要把電腦打開,我敢說我每一堂課都是聚精會神地聽。

為了要很精確,所以我上課一定會錄音。這時我也發現到onenote這個很棒的軟體,因為它不但可以錄音,還可以搭配「筆記的進度」紀錄「錄音的時間」,也就是說,只要我想知道哪一段,就可以對應筆記很快找到那一段的錄音。此外,我也隨身帶相機,只要有筆記無法馬上記下來的,我就會照起來。(雖然一開始是為了隨時蒐集教學圖片才帶的)而我也在電腦裡建置了從第一年深耕到現在的所有筆記,那讓我想查詢任何資訊時變得非常便利。

 

而這也改變了我的學習習慣,或者說,我是從當老師後(而且還是好幾年後)才開始學會如何當學生的。(因為我以前上課真的不太認真,只要老師或教授講的內容『自己看書也可以學會』,或者開始在『朗讀教科書』,我就一定會睡著,絕無例外!)

我原本是為了「教學」才買筆電的,這時我也感覺到筆電對我在學習型態上的改變。因為當教授提到某一個新聞、某一首詩、或者某一篇著作,而我不曉得時,只要打開網路,這些東西馬上就可以查詢得到!甚至當我可以馬上讀完、馬上解答疑惑時,我發現我的學習得到了加倍的效果。那讓我在兒文所上課時,也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尤其當我開始試著把每句話都打下來時,我發現我對講者的感覺與過去不太一樣了,因為一句話是否完整、一個概念是否完整、這場演講是否偏離主題,在以前我是聽不出來的,但打下來時就都變得很清楚了。

 

所以當九年一貫提到「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複製知識」的時候,我真的很清楚那代表著什麼意思,因為我很深刻地感受到這件事,而這也對我的教學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現在,您或許可以知道,當我聽到「上課禁用筆電」的時候,心中引起的反彈有多大了。對我來說,那就好像回到七、八年前的那個時代、那以前的思維與學習方式一樣。當我們已經有瓦斯爐跟打火機時,竟然還要鑽木取火?

 

 

第二部份:

這部份我想說的是,教育部下「禁用筆電」這個規定時,背後所依據的理由是無法成立的,尤其在我身上更是如此。

 

整理一下禁用筆電的理由不外乎兩點:

1.許多學員在研習時開筆電上網、處理學校的行政事務,而非全程參與研習。

2.有講師認為台下學員開筆電而非聽課,讓他感到很不受尊重。

 

問題就在於:

1.      雖然有學員開筆電,但卻是真的在作筆記與查詢上課資料,而不是在處理行政業務與上網亂逛的。

2.      也確實有人用筆電做筆記時,可以做的比用筆做筆記的人還要更詳盡。而這些資料也幫助了其他人(包括不在場的人),不管這個幫助是大是小。

3.      如果筆記(與省思)可以作為評判一個人參與研習是否認真,那麼「禁用筆電」其實就如同研習中所提到的「猴子文化」與「螃蟹文化」一樣,是一把將大家敲成同一個樣子的大槌。是的,我可以犧牲你的學習習慣、你的可能性,只因為這樣規定「比較方便」,就如同很多老師對他們的學生所做的那樣。

4.      講師並沒有辦法看到筆電另一側的畫面,就如同他沒有辦法看到學員放在桌上的筆記本內容一樣。那麼,他為什麽會覺得這些用筆電的學員不認真、不尊重他?而不會把焦點放在低頭抄筆記(可能是在塗鴉或讀自己的書)、閉上眼睛打瞌睡的學員身上?

我想那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就如同研習時有講師提到的,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族群、不熟悉的事情時,很多人往往會加上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原本不是不好的,但當它變成一種規定時,我想那就變成一種偏見與歧視了。

 

於是我們下了一個規定,禁止在上課時使用筆電,只因為「有」講師覺得這樣不受尊重(無論不覺得如此的講師是不是比較多),只因為「有」學員開筆電時是在做課堂以外的事。

 

我們不會警告上課打瞌睡的學員,不會警告上課發呆的學員,更不會警告上課在筆記本上塗鴉的學員,也不會警告上課看其他書、其他文章(可能是其他場次的研習內容)的學員。

 

我們只警告上課開筆電的學員。

無論他是不是真的在作筆記,那個我不管,因為那不是「我的習慣」。

 

就好像我們在學校對學生所做的事一樣。

 

而當我們在處理這樣的規定與正反意見時,重點總不會在於「這個人說的有沒有道理」,而會在於「說話的人是誰」。

 

 

第三部份:

這裡我想探討的是這件事背後的一些思維,那反應了我們如何看待「教育」這件事。很諷刺的是,我們都是教改的推動者,但這樣的規定卻用了我們想要改革對象的那種思維。

 

我是這麼看待教改以及輔導團的:

 

有一群盲人想教導他們的孩子,什麼是彩虹。

這群盲人知道彩虹是存在的,知道彩虹很重要,即使他們不見得感受得到,他們還是很努力地教他們的孩子,什麼是彩虹。(不,這並不是一種諷刺,我認為這讓我覺得很感動、很可愛,而我也願意參與其中)

 

回到原來的主題,這個規定延伸出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認為「學習」是什麽?什麼才叫做認真上課?(是的,這種思維會反應在我們的教學上,當然還有政策)

 

回想一下我們為什麼需要教改?為什麼要「培養孩子帶得走得能力」,而不是繼續沿用原本「知識複製」的教學模式?

 

我以為答案很簡單,因為過去的方式並沒有辦法讓學生應付新的時代。尤其當網際網路盛行之後,原本的那些「知識」變成垂手可得的東西,過去我要上圖書館查半天的資訊,現在我花三秒鐘就可以查到了。而學校也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過去我們想獲得某些知識,就一定要去某間學校、跟某一位老師才行。又好像有些老師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意義──因為他想講的話都在課本裡了,所以他只好「壟斷某些知識」,然後告訴學生,如果不來聽課抄筆記,書本上並不會有考試要考的東西。

 

這件事正在改變,就如同過去我們要用一整面牆才能儲存的資料,現在都可以縮到宛如一盒隨手包餅乾那樣的大小(而你還可以用「搜尋」功能在幾秒鐘找到你要的東西),孩子們在一年裡所可以接受到的資訊量,恐怕比當年我們十年接受的資訊量還要多。

 

所以我們認為孩子需要的不再「只是」知識的複製與堆砌,如何去整理、活用這些資訊更加重要。(即使我們不一定具備這樣的能力)

 

是的,所以才要教改,那幾乎是我的信仰,也是我到第七年還可以繼續擔任專任輔導員這種沒錢沒閒還會可能被排擠的職務的理由。

 

但這個規定背後的思維是什麼?

 

所謂的學習,所謂的教育,就是乖乖坐在教室裡,用我們所規定的「那一種方式」來吸收知識。

 

你沒有學習的決定權,更沒有「選擇學習方式」的決定權。

 

回想一下能力指標吧!

4-3-4反省自己所珍視的各種德行與道德信念。

5-3-2了解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且突破傳統風俗或社會制度的期待與限制。

8-3-1探討科學技術的發明對人類價值、信仰和態度的影響。

6-2-1也很有趣:從周遭生活中舉例指出不同權力關係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如形成秩序、促進效率、或傷害權益等)

更不用說3-3-3了!「明瞭不能用過大的尺度去觀察和理解小範圍的問題,反之亦然。」(這點可以檢視一下禁用筆電的理由,是否可以套用在每一個人身上)

 

我隨便舉了一些,也沒打算針對每一項做延伸聯想,但相信您一定可以想到更多、更遠、更完整。

 

如果「讓講師得到尊重」的這個理由可以在這個規定裡成立的話,那我會建議教育部順便規定「每位學員要面帶微笑、雙手放在膝蓋上,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兩眼凝視正前方……只要講師一開口就要說『對!沒錯!』就好像直銷說明會或佈道大會那樣。順便檢視每個人是否都聚精會神而沒有發呆、沒有打瞌睡、沒有神遊天外,更沒有在筆記本上偷塗鴉(對不起,這幾天我真的畫了不少,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用筆來記筆記了,尤其當你習慣那樣的紀錄速度與整理資料的方法時)」。

 

還有另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可以一邊上課、一邊寫學校的計畫、一邊上網聊天,還不會干擾其他同學,而他上課所學到的東西並不會亞於坐在那邊像雕像一樣不動的學生,那我們會怎麼對待這樣的學生?

 

所以我們重視的是什麼呢?

 

當一個小學生乖乖在學校坐了六年,於是我們送給他一張畢業證書,放他離開這所監獄,不管他這六年學到什麼、學得好不好嗎?

 

就如同「如何評斷一個學員是否有資格拿到證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一樣,如果我們用考試的,那麼問題會在於:考試的內容是不是在講義裡就都可以看到?如果是,那麼這些學員不需要來聽,他們只需要一本講義自己讀就夠了。(我們不是經常對學生說:「書要自己讀」嗎?這句話背後的問題在於:那學生為什麼會需要我這個老師?難道學校只是托兒所或考卷印刷廠嗎?)

但如果考試的內容只有上課才可以聽到,而不會出現在講義裡,那麼我們的存在價值似乎只是「知識的壟斷者」而已嗎?

(這件事延伸出來,就是「評量該採用多元評量還是純紙筆測驗」的問題,為了篇幅問題與筆者的健康,不再詳述)

 

那換成摘要與省思呢?這樣是不是就沒問題了?

但你知道,我知道,任何一位會在暑假寫心得與日記的小學生也知道,摘要可以從講義上擷取,而心得可以事先寫,就好像有小學生在暑假第二天就把整個暑假的日記寫完了,只要偽裝得夠漂亮,沒有人會知道。

(是的,我曾很認真地思考該不該在研習第三天就把作業上傳上去,但因為研習本身的課程真的很棒,基於對講師、研習與承辦者的尊重,我還是乖乖的聽完才寫摘要,並打算好好的寫「真的省思」)

 

這些,我想都是很多人用來檢視自己上課是否對學生有價值的疑問,至少我自己是如此。

 

會提到這,是基於我們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

我們的標準在於「你有沒有全程參與」、「有沒有乖乖坐在那裡」、「有沒有用我的方式來學」,我們不在乎你學了什麼?學得怎樣?喜不喜歡?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更不在乎你是否有自己的學習方式?是否有更好的發展性?

因為那些不好評量,更不容易做規範,所以我們很快地忽略掉這些事,就如同很多人在學校裡所做的事情一樣。

當然,也因襲過去的習慣來把螃蟹拉下來,或是揍猴子一頓。

 

好巧不巧的,這剛好是「教改」想要改革的觀念之一。

更好巧不巧的,我們正在做國教輔導團的輔導員進階研習,而且還是「社會學習領域」。

更巧得不得了的是,下這個規定的是教育部,而這個教育部剛好在推動教改。

 

 

最後我還是想說一聲抱歉,寫了這樣的文章,或許讓原本板上和諧的氣氛染上一些陰影。

抱歉的原因是,研習內容真的很精彩,我也真的學到很多,更不用說中央團員和承辦人的辛苦與用心了!我是真的這麼覺得,也很深刻地感受到。

 

但因為我們是「社會學習領域」,所以我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貼了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