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要重編的消息,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至於國語辭典該怎麼編,才不會被新聞媒體繼續修理呢?恐怕得要配合一下,把新聞媒體常用的一些語詞放進去,例如:羅生門(如果哪天換用「竹林中」、「竹藪中」,搞不好會發生很有趣的事)、做一個XX的動作(範例:做一個報導的動作、做一個反抗的動作、做一個澄清的動作)、宅男(只要是「少出門」,就通通被套用這個詞)、草莓族乾物女……當然還有最近被過度濫用的「M型化XX」。

以下新聞是隨便找的:
資訊月落幕人潮多買氣M型 
蘇嘉麒賣活帝王蟹抓住M型消費
2007旅展/旅遊商品/香港M型化有5566元也有36900元
美耶誕也呈現M型消費
M型社會的「干物女」現象

瞧,最後一個還更棒,不但有M型,還有乾物女呢!(這一類我個人稱為「組合型」)

內文就不貼了,總之就是「很貴的」跟「很便宜」的都有,不過這種現象好像並不是最近才有的,我記得十幾年前我去資訊展買東西,東西的售價本來就是很貴的跟很便宜的都有。當然,如果要硬拿這個詞來套的話,我們也不能怎樣(反正我本來就很少看電視……不是,我是說,反正語言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活的),但至少應該注意一下:「中價位」的東西是不是比「高價位」跟「低價位」的東西少?(顯然不是!)

先撇開用M型化這個詞適不適當的這一點,這件事就跟「放鞭炮=打炮」、「餐廳料理太香 環保局罰十萬」、「一綱多本」一樣,與其說這是用語上的問題,不如說它是「基礎邏輯概念」的問題。

「朝三暮四」猴子的故事聽過吧?這其實是有點類似的,比方我們看「一綱多本」,往往只看到「多本」這兩個字,卻沒看到「一綱」這兩個字,弄到後來「一綱多本」被跟「教改」劃上等號,而教改也被誤解為「開放教科書版本」,當中很多更細膩、更重要的東西通通都被忽略了。

而「M型社會」,也漸漸在這些新聞中被拿來當成「最貧窮跟最富有者的差距很大」,而「中產階級減少」的這個部分也漸漸不見了。但你知道兩者不能劃上等號,就跟一個語詞有兩種意思一樣,你不能拿第一個語詞的意思來批評說這不是常見的用法,因為後面還有第二個意思。

先給它五個囧,再來慢慢說。

我們很習慣這種由媒體快速建構起來的某些概念,例如「大學生愈來愈差」、「下一代都是草莓族」、「網路很可怕」、「天真無邪的孩子何辜」、「中國的東西都是黑心的」、「臺灣貧富差距大到不可思議」、「教改把孩子愈改愈可憐」……

而媒體代表的,似乎是一個「以電視世代的角度來窺探其他世代」的觀點,同時媒體也以「主流文化」自居,其他的都算是「次文化」。

也由於新聞(特別是電視新聞)講求速效,同時背負著與其他24小時新聞台競爭的龐大壓力,因此新聞必須要再很短的時間內,用很流行化、很聳動的標題和內容抓住觀眾(特別是習慣把收看新聞當生活重心的這些觀眾)的目光。他們不見得有耐心去詳細了解這些語詞、書本和背後的現象,甚至不見得習慣去思考這些東西有沒有問題,而這種「單向」的知識與觀念灌輸(或者說「複製」),也剛好是我們這幾十年來(甚至千百年)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需要看過哈利波特、藍海策略、M型化社會、乾物女這些書,因為新聞都整理好告訴你了。遺憾的是,在這麼短、必須講求速效的新聞內,永遠很難深入去探究這些東西,因為時間只要一長,內容稍微艱澀一點,觀眾就會流失。

當然,新聞中也有不少專題報導(即使這個詞也有點被濫用),比方民視的第三隻眼,還有公視跟非凡、大愛台也常會有針對某個主題做更深入一點的探究,只是再怎麼樣也不可能(也不需要)把這件事探究到很深入,後續還是需要有興趣的民眾自己再去進一步閱讀、搜尋與探究的。就「引領民眾了解某個主題」的這個目的而言,很多新聞其實都做得很不錯。

不過,大多數的新聞還是可以看出那種「窺探」其他世界的感覺。比方從台北、都市人的觀點來看其他地方,以年紀較長的這個世代來看下一世代,以電視世代的觀點來看網路世代,以臺灣來看其他國家。很多的主題並不見得深入,很多的用詞也不見得正確(比方宅、orz、草莓族),但那似乎並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因為對於以「主流文化」自居的觀眾來說,這些「次文化」似乎並不會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這顯然是一種錯覺)。

回到「M型化社會」這個詞,其實這是一個被過度濫用、炒作的詞,不能否認這其中可能也有政治目的在(雖然我的政治立場偏藍,可是每天聽到這些新聞也很煩),但民眾顯然也蠻愛看這類新聞的。

查了一下,或許可以從這些文章對正反兩面的觀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是整理給我自己看的XD):

*有關「M型化社會」(其實第一篇就很詳盡了):

《商業週刊》的〈M型化社會來了〉
 Wiki中對「M型社會」的解釋

*批評的部分:

《M型社會》的重新解讀
去你的「M型社會」
M形社會(M型社會)到底在哪裡?? (一)      這是一系列的文章,第一篇其實是商業週刊那篇的摘要。
M形社會(M型社會)到底在哪裡?? (二) - 所得分佈的調查
M形社會(M型社會)到底在哪裡?? (三) - m的加工方法
M形社會(M型社會)到底在哪裡?? (最終回) - 誤解與真實 

平成十四年,M型社會
沿街叫賣的「M型社會」


生活在這個時代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我可以不用單方面接受某一種論點,因為資訊與知識不再被壟斷,因此可以更自由地去閱讀與思考。

當然,那是打開24小時新聞台,習慣坐在電視機前面看一整天的人所沒辦法想像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