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又重看了一下,發現文章與標題會引起誤會......您知道這年頭動漫與輕小說常遭到誤解,很多人都不看內文的,所以修改了一下標題跟一些用語,請見諒。
這是最近發生的事。(用我家書房的照片當文章開頭)

以前有提過,因為幼稚園時有刻意培養,所以現在我那位正在念小三的女兒小冰是個書蟲。話說前陣子大約小二要升小三時去圖書館還書,看到裡面有一本《老殘遊記》。 太座大人問說是我借的嗎?我說不是,結果小冰說是她借的。
「看完了?」(點頭)「好看嗎?」(點頭)「看得懂嗎?」(點頭)「只是……為什麼他要叫自己老殘?老殘是什麼?」(囧 偶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老實說我從她上小一之後就不理她看書的事了,她也就這樣一直看,什麼都看,還常因為躲著看書而挨罵。
前陣子她開始看我寫的小說,從《魔法雜貨店》看到那四本《馬桶上的阿拉丁》……好像還有別的,但我沒特別問,只有在她想看《魔王爸爸的16封信》時跟她說,裡面有很多梗可能要看過一些奇幻小說後才會懂。
這種感覺很奇妙,當你的小孩跟你討論你的故事(而且她才小學三年級),身為作者兼父親會帶著一種既虛榮又尷尬的感受。不過有些隱藏的橋段倒是可以很順利跟她說明,比方《馬桶上的阿拉丁》中的葉瑤依出自於「灰姑娘」(而且小冰看過《酉陽雜俎》中的葉限故事)、塔莉亞公主張琦瑩的名字出自「睡美人」,還有修行者出自西遊記的沙悟淨……甚至是關於結局安排的疑問,這些東西在這世界上不會有人比你更清楚。
到這裡都不會有問題,直到她開始看書櫃上的輕小說。我也沒跟她說什麼,就讓她隨意挑,於是她先看了《罌籠葬》,又看了2本《魔法藥販局》,然後是《鳳神醫》(在那之前還看了逸清老師的兒童文學書,還有小另的《酉妖怪》)。
她很喜歡這些書,最近也常提到裡面的橋段跟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