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為主題的影集或卡通裡,經常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反派角色。
如果是影集,為了不要讓他錢領的比主角多,通常會一陣子就來客串一次。
如果是卡通,由於卡通人物沒有薪水上的問題,所以就可以有固定的反派。
無論如何,這種「英雄的宿敵」,通常具有以下好處:
1. 設計一個角色可以用好幾次。
2. 久久冒出來一次會讓觀眾有「啊!又出現了!這次會出什麼招?」
3. 對英雄的瞭解非常深刻,有時候甚至比英雄的女朋友還瞭解。
4. 跟英雄有一種又是敵人、又是朋友的情感。
5. 每次總會以不可能活下來,卻又活下來的方式活著。
6. 會有一些特定的習慣,如口頭禪、動作或設計對手時必做的事。
後面相當容易理解,因為這種角色就是需要一個鮮明的形象,
比方口頭禪、特定的動作、設計敵人時的習慣之類,
才容易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然,每次出場都要介紹一次這傢伙是誰,很累的。
比方說火箭隊的「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
還有「好討厭的感覺……」
比較有趣的,是這種特定的反派角色總會跟主角交手很多次,
所以經常可以針對主角的弱點去設計陷阱。
我們會很訝異,因為其他敵人似乎都沒什麼大腦,
只有這種特定的反派角色才能給予主角重大的危機。
事實上也多半如此,
比方說馬蓋先中的「瘋狗老莫」、蝙蝠俠中的「小丑」、超人中的「雷克斯」、蜘蛛人中的「章魚博士」……
當然你會說,這些「宿敵」也有笨的,
像是永遠只有那幾招的火箭隊,
而無敵鐵金剛的雙面人跟科學小飛俠中的惡魔黨首領,
也總是不怎麼爭氣。
甚至他們都還會有一種「遵守固定規則」的習慣。
不過,「宿敵」之所以可以成為「宿敵」,
光只有腦袋或怪異的能力還不夠,
最重要的恐怕是他的「不死之身」。
怎麼說呢?
您瞧火箭隊哪次不是被炸到高空中嗎?
請問有誰這樣炸不會死掉的?
但他們每天都炸一次,重播的話一天可以炸三次,
一週扣掉週末有十五次,
一個月就炸個六十次!
你不累我都煩了,
也難怪每次都會叫「好討厭的感覺~」
「瘋狗老莫」更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要不就從懸崖摔下去,
要不就被手榴彈炸掉,
要不就身處在爆破掉的大樓裡,
但一次也沒死掉。
關於這些「宿敵」為什麼能活下來的原因,
編劇通常不太願意去說明清楚,
使用的技巧也很簡單:
先設計一個每個人都覺得「這次總該死了吧」的結局,
然後「英雄」在現場卻找不到屍體,
甚至其他人都覺得「宿敵」死了,
英雄還是會一副「我懂他,他一定還活著」的表情。
等到大家快要忘記這傢伙,
而編劇又已經把什麼真假英雄、戀曲之類的公式套完了,
想不出劇情的時候,
這時就是「宿敵」再度冒出來的時候。
至於他怎麼活的?
咳!要不就是不講,要不就是草草帶過。
事實上,恐怕連編劇自己都不知道。
我們強烈建議這些「宿敵」可以來編寫一些安全避難手冊,
比方說飛機墜落時該怎麼辦?
大樓爆炸時該怎麼辦?
手榴彈在身邊爆炸時該怎麼辦?
從懸崖掉下去時該怎麼辦?
被炸到空中時該怎麼辦?
當然,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這些「宿敵」卻可以安全地活下來。
有時候我在想,這些傢伙或許有很多雙胞胎兄弟,
可以像接力賽一樣不斷冒出來。
事實上這也是公式之一,
如果編劇不小心真的把宿敵幹掉,而且留下屍體時,
下次還可以把宿敵的兄弟姊妹召喚出來,
有很多時候還可以變成合作對象。
這就是所謂「你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吧!
畢竟兄弟姊妹掰掰之後,還可以有阿姨、叔叔、兒子、女兒、養子、外甥、爸爸、媽媽、大姨媽、二姨媽……
當然你很快便會發現,「宿敵」的不死之身,
其實只能算是第二名,
要不,他就不會叫做「宿敵」了。
- Jun 24 Fri 2005 08:35
不死之身的反派角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