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寫這樣的說明頁面,一方面用來給初次使用的家長瞭解「如何閱讀」,二方面其實透過成績單也可以看出我的一些教學設計。
不過這次會寫,是因為下一次評量時我的成績單打算要「大改版」,所以這用到第十年的成績單形式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其實一直都在修改,只是下次改版的幅度會比較大)
以下先說明設計背後的源由,然後再拆成各個細部來說明這些代表什麼意思。
成績單還留有我的手機跟信箱……算了隨便,反正網路上本來就可以google到。
這份成績單裡只有社會學習領域的成績,每個學生拿到的都是自己的,背面則是給家長的說明「如何閱讀這張成績單」,通常第一次我都會印在背面,第二次之後就不會再印。
這套評量的設計有個很長的故事,因為太長所以日後再詳說,只簡單說目的就是「想確認九年一貫是否真的可行」,一旦確認這個是好的,那當時擔任專任輔導員與深耕種子教師的我才可以「安心地」去推廣。
既然要確認,那麼就要做出一個證明,而不只是嘴巴隨便說說「我上課都有按照課綱」,並且要做到100%,於是成績單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呈現方式,而且既然我是專任輔導員,我就應該找到一種可以結合「教學現場」與「課程理想」之間的可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