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寫這樣的說明頁面,一方面用來給初次使用的家長瞭解「如何閱讀」,二方面其實透過成績單也可以看出我的一些教學設計。

不過這次會寫,是因為下一次評量時我的成績單打算要「大改版」,所以這用到第十年的成績單形式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其實一直都在修改,只是下次改版的幅度會比較大)

以下先說明設計背後的源由,然後再拆成各個細部來說明這些代表什麼意思。

101四上第1次多元評量成績單_範例_02

 

101四上第1次多元評量成績單_範例_03

成績單還留有我的手機跟信箱……算了隨便,反正網路上本來就可以google到。

這份成績單裡只有社會學習領域的成績,每個學生拿到的都是自己的,背面則是給家長的說明「如何閱讀這張成績單」,通常第一次我都會印在背面,第二次之後就不會再印。

這套評量的設計有個很長的故事,因為太長所以日後再詳說,只簡單說目的就是「想確認九年一貫是否真的可行」,一旦確認這個是好的,那當時擔任專任輔導員與深耕種子教師的我才可以「安心地」去推廣。

既然要確認,那麼就要做出一個證明,而不只是嘴巴隨便說說「我上課都有按照課綱」,並且要做到100%,於是成績單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呈現方式,而且既然我是專任輔導員,我就應該找到一種可以結合「教學現場」與「課程理想」之間的可行模式。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搜秀資源網:http://taisoci.blogspot.tw/2012/10/google.html#more

其實學期初就打算按每次上課的內容來寫,拖著拖著就……現在只好找個主題把之前一堆課的內容都裝一起,不然之後沒辦法接續orz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教材本身—>思考背後能力指標與教學目標—>配合實際情況進行的教學內容」這個過程。

image

這是翰林版四上第一單元第一課,這裡提到的是常見人口聚落的發展過程。依據的指標是這一條:

1-2-6 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合人類聚居生活的需求。

但這裡不能單從一個頁面來看,作者曾托夢告訴我,如果從整課來看,可以發現這裡除了接續前一頁的「家鄉在哪裡」,還打算延續到下個頁面的「家鄉地名的由來」。所以這條指標也是需要注意的:

1-2-1 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依據課綱,這裡的居住地方會儘量限定在「居住的社區或村(里)、鄉(鎮市區)、縣(市)等行政區」,簡單地說,就是「臺中市」與「大雅區」(且因為蔽校跨區就讀的學生很多,所以我們也會根據這些跨區的學生進行他們居住地的教學內容,所以不要猶豫了歡迎來本校就讀)。

這裡最棒的是,課本所舉「大里區」的例子作者故意剛好在臺中,所以我們不用刻意再補充臺中的例子。(如果要補充我也會選大里,開發故事裡包括河港、原住民、農業、商業、廟宇、市場、河流這些元素都有,舊地名剛好也跟開發史有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從朋友的FB上聽說一件事,因為實在太白爛了(但又覺得不意外),所以馬上去查。

image

咦?這不就是教育局網站嗎?跟平常一樣,有什麼奇怪的嗎?

image

搜尋了一下公告,會發現最近這幾天有幾個教學資源網上傳下載的公告。

不過,這又怎樣?不就是常見的教育局公告嗎?

image

把文件打開。

嗯……

image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開學前,我總會去文具店大量採購筆記本。

這起因於好幾年前開始的一個想法:覺得應該帶學生學習各種做筆記的「技巧」,而社會課是個很適合的「時間」與「題材」。(我們常會叫學生做筆記、畫重點、摘要,但卻沒教他們「怎麼做」。)

DSC05430

↑ 今年辭掉專輔跟相關工作,回學校專心當科任,所以玩更多班,筆記本一次就買240本,還限定要有八種不同封面(而且顏色最好都不一樣),造成店員不小的困擾。XD

其實一開始只是想「試試看」,因為雖然有很多零碎的小技巧,但還是缺乏一套比較有系統的方法。那時想說反正「先做再說」,畢竟對學生只有好處不會有壞處,幾年下來也還真有些心得。

不過這篇想說的不是帶學生做筆記的技巧,而是從老師的角度,一些有關筆記本的「技術性問題」。

首先第一個,是筆記本的選擇。其實選筆記本的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開懷大笑重點是要找到價錢便宜、大小適合、頁數足夠又不容易壞掉的筆記本。

DSC057732

↑ 歷年來嘗試過的部分筆記本。

最近我最愛喜歡用的是最右邊那種,當初是因為有特價,好像6元,今年看到是8元,但都還在可接受的預算內。而且封面稍厚,到學期末也比較不會像一般作業簿那樣破破爛爛的,再者24頁的頁數也夠用到學期末。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本篇算是以下這篇的更新補充版:

下載youtube影片最簡單快速的方法-Chrome+YouTube HD

已安裝或新安裝YouTube HD Suite的朋友,可能會遇到YouTube HD Suite無法更新或安裝的問題,原因是新版的Chrome不接受非Chrome Web Store的擴充程式。(不理解也沒關係,接下來只要照著做就好,過程依舊超簡單XD)

一、首先當然還是要有Chrome瀏覽器(廢話)

http://www.google.co.jp/chrome/?hl=zh-TW

image

二、接著依舊要連到YouTube HD Suite的網站按下擴充。

網址:http://userscripts.org/scripts/show/39167 

image

到這裡都一樣,不過接下來應該會遇到他說不能安裝的問題。

這時候請還是把檔案下載下來,會出現一個「39167.user.js」的檔案。

image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名義上是說,看到逸清老師要帶海報跟書卡,還有其他老師也有很多東西,我覺得我好像沒有什麼東西,就來做紙雕……但其實是自己之前就手癢想做看看。(上次寫這個好像是2006年去麻辣天后宮的時候,真的好久了)

DSC04986

成果一覽XD 不過都送出去不在手邊了。(真有點捨不得)

這篇要說的是製作過程,其實我只想到要做紙雕,去採買相關材料時還有點猶豫,後來就覺得會用到就買。只是這家只是普通的金玉堂,沒有很多種不同顏色的白色或灰色丹迪紙。(只有一種白色orz)

DSC04945

先把材料排出來……

咦?那個螺絲起子是怎回事?  其實那是鉛筆啦!XD

其實我本來還預想做出木框的感覺,後來覺得這樣會怪怪的就沒做。(可以看到有買褐色的紙板跟木紋的紙)

DSC04946

電腦開參考圖,其實正面或側身圖比較好做,可是我喜歡這個比大拇指的。(圖片也可以在kurudaz老師的部落格找到)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麼晚po是因為在整理作者到場名單,並加上一個主旨為「請隨意」的Q&A XD

from:http://kadokawa592.pixnet.net/blog/post/36980668

各位讀者好,在這炎炎暑日裡,包括《浩瀚之錫》的作者逸清老師、《馬桶上的阿拉丁》作者風聆老師、畫家Kurudaz老師、《謝謝你!壞運》作者B.L老師、《活死騎士 學聯會校務安全部》作者ak賽門許老師、《替死鬼》作者井士老師、《移動大師》作者甚音老師、《戰鬥吧!麵包人》作者值言老師、《翡翠的香料師》作者貓橘老師、《雪鴞最後的飛行》作者九十九十八老師、《大台北繪卷》瀟湘神老師們,為了感謝許多讀者朋友長期的支持,打算舉辦兩場聯合書友會的活動。

聯合書友會不是正式的簽書會,比較像是作者與大家一起喝咖啡聊天,分享一些寫作的心得與趣事,還有對於作品內容的討論與猜謎活動。當然,也非常歡迎讀者帶書來簽名。

有些作者會準備一些活動,例如人物書籤、海報、小卡、票貼,各位作者老師會各自公布在網路上,還請有興趣的朋友留意。

image

目前書友會分為臺北跟臺中兩場:

臺北場書友會的時間在八月十一日早上十點至十二點半,地點在DeRoot休閒空間 (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60號B1),入場最低消費是八十元,有附贈飲料。

當天下午一點同一間店會舉行PTT(台大批踢踢實業坊BBS站)輕小說板的板聚,我們這些作者都會參加。如果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在書友會後繼續參加內容豐富的板聚,根據以往經驗,喜歡輕小說的朋友都會玩得很開心的。

臺中場書友會的時間則在八月十八日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地點會在臺中火車站後站「德安購物廣場」內的店家。(請先報名後,由這邊確認人數完成訂位,再告知詳細地點)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雖然最近還在趕稿,但覺得應該要記下來,不然久了一定會忘記。

DSC04108

這是上禮拜六「臺中秘境團」的活動,照片中紅衣服的人就是傳說中的HERETIC先生。話說這些人還真奇怪,下雨天跑出門,而且有正常道路不走,偏要跑到田裡面找遺跡……

說來慚愧,雖然從很久以前就一直在追HERETIC部落格的文章,卻不知道有「臺中秘境團」的存在。直到看到這篇報導:

(出處:http://www.youtube.com/watch?v=RkKOpJSNQ74&hd=1)華視新聞

另一篇文字新聞: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50100287.html(中時電子報)

臺灣本土文化書局的網站與故事:http://blog.roodo.com/taiwanbook

在上頭一看到秘境團的訊息,就馬上報名了!

集合地點是我的母校,不過那時候還只有國中: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次獲獎的是這段新聞影片,不想等的話可以快轉到1分15秒。

影片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d8MhSsromHY&hd=1 (中天新聞)

為了服務忙碌的人,以下摘錄部分圖面。image

今天的主題是:天氣真是悶熱呢!

image

image

正午就高達35度,真熱。(到這裡都正常)

image

好熱,真是辛苦了……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03775

這篇其實想寫的是:用「百年後的科技」來看古早以前的這座石敢當。

從很久以前就想自己走、拍一次宜蘭市的廟宇古蹟(參考搜秀資源網),於是買了本遠流深度旅遊那一系列的書,但一直遲遲沒去拍。上週末又去宜蘭演講,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開始走走拍拍。

那天太陽很大,但很慶幸是研究所同學跟她男友陪著我這樣一個個點拍照,還帶我去書上沒寫到的書院和家廟,實在就感心的!

照片中的是我們最後一個想找的點,說穿了也沒什麼,就是一個藏在民居間的折凳「石敢當」。即使常經過,一般人也不一定會注意到,但就是因為這樣,找起來才又特別有趣。(其實有兩座,另一個在小巷子裡)

找到了,拍到了,然後呢?

大家可以回家啦

不,還不是回家的時候。 (因為還要買名產)

書上提到,石敢當是早期居民常在巷口、路衝設立用來避邪衝煞的石碑。

image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好像很少寫這種事,忽然有感而發,不寫出來就渾身不舒暢。XD

照片裡的,是我前一台相機。在想說「搜秀資源網」的故事時,我總會放這張照片,因為這幾年拍了好多照片,前後也換了好幾台相機,這台則是因為拍太兇,快門整個掉下來,用膠帶勉強黏住。

沒打算再提搜秀資源網的故事。只是在檢視照片時,我忽然發現,前幾年自己真的很積極,想到處拍照蒐集景點,然後建造這個開放版權的教學圖庫。那時常會像自虐一樣,頂著烈日、扛著很重的背包,按照書上資料去某個地方一個個探查、拍照。

不過,最近這幾年卻愈來愈少做這種事。不是沒有,但大多只是就近拍幾個景點,有時候發現要跑的學校附近有什麼有名的廟或古蹟,也會湧起「還是早點回家休息」的念頭。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或許是累了,又或許是太忙了。忙在與輔導團有關那些亂七八糟的瑣事,累在這件事似乎無法不易被理解。

DSC00125

∆ 藏在巷道裡、堆滿雜物的臺灣儒考棚。那天記錯活動時間,心想乾脆就來找之前一直想找的景點吧!結果遇到大雨,還躲到「臺中州廳」裡。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其實沒什麼可是戳中我笑點,害我一直笑一直笑……

這篇新聞要看奇摩,因為原出處已經改過來了。

http://tw.news.yahoo.com/%E5%A4%A9%E7%81%BD%E5%89%8D%E5%BE%8C%E8%94%AC%E6%9E%9C%E8%BE%B2%E8%97%A5%E6%AE%98%E7%95%99%E9%AB%98-%E5%8B%99%E5%BF%85%E7%A2%BA%E5%AF%A6%E6%B4%97%E6%B7%A8-040751701.html

image

 

林杰樑說:「清洗的方法就是把林杰樑浸泡在充滿水的盆子裡,用流動清水,浸泡約十五到二十分鐘,讓它把農藥慢慢溶解出來以後,再開大水,用軟毛刷在像青椒這類表面凹凸不平的蔬果,而像有些蒂頭,或是葉菜類靠近根部的莖,較容易有農藥殘留,可以切掉。當然儘量不要吃生菜沙拉,因為葉菜類經過高溫烹煮,較能減少農藥殘留。」

 

 

……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動漫我要聽」一週年特別企劃,馬桶上的阿拉丁廣播劇。

http://blog.yam.com/user/ACGNonair.html 

以下影片出自youtube的ACGNonair頻道。(http://www.youtube.com/user/ACGNonair

廣播劇上集  0602放送

 

廣播劇下集  0609放送

 

風聆羞恥專訪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未命名

ACG界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個節目,「動漫我要聽」的節目也一週年了呢!

請大家告訴大家,樓上找樓下,阿爸找阿媽,阿媽找隔壁的王伯伯。

6/2(六) 阿拉丁上集+風聆老師專訪
6/9(六) 阿拉丁下集+Kurudaz老師專訪
播出時間:晚間11點
收聽頻道:FM91.3
線上收聽:
http://hichannel.hinet.net/player/radio/index.jsp?radio_id=1001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好忙很少寫,六月後應該會好些吧?

今天要分享的囧囧新聞是這個:罕見亞洲獨角獸 面臨絕種危機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1318 (醒報)

以下摘錄報導頭尾: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1992年在越南與寮國邊界發現的珍禽異獸「亞洲獨角獸」,目前數量僅剩不到兩百隻,亞洲獨角獸更是過去五十年內,首度發現的新哺乳類動物,自從1992年之後,人類實際見過這嬌客的次數相當稀少,其中在1999年還一度透過鏡頭捕捉過牠活動的畫面。然而由於土地管理不當,加上打獵對動物造成的壓力與日俱增,科學家擔心這種相當罕見的動物將永遠消失在地球上。

……

外形與北非羚羊類似,頭上長著兩隻角的亞洲獨角獸,在1992年由當時的越南林務局官員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在越寮邊境山區發現,當時是透過當地民眾手中的動物頭骨,進一步發現這種相當罕見的動物。

 

嗯……瀕臨絕種動物真的該好好保……咦?

等等,好像有什麼不對?

「頭上長著兩隻角的亞洲獨角獸?」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