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其實下得不好,應該是「從評論基測的新聞,看沒改變的教育觀念」才對。

雖然教國小,但每年基測後我都會還是會注意基測的考題(主要是社會),還有那些有關今年基測的一些評論。(去年:
基測考時事?  ;其實在BBS上寫得更不客氣XD)

*列一些今年的新聞吧:
心測中心:熟讀一本就能作答 (自由時報)
基測社會考題圖表多著重社會脈動(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試題解析》「讀熟一版本就夠了」(聯合報)
......(以下略去,我很懷疑如果我偷貼去年或前年的也沒關係?)

說穿了,每年的評論都一樣,大概不出以下幾個:
1.難度適中,中間偏易。
2.熟讀一版本就夠了。
3.圖表多。
4.不要死背知識,要重視因果關連。
5.考時事。

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新聞了,除了第五點的聚焦有些問題外,其他都是事實,頂多就是一些對臺灣史跟文言文比例的討論(因為可以影射到政治,這個觀眾最愛看了)。第二點則很諷刺,尤其有些報紙的社會平時猛批一綱多本會讓學生要讀很多,但一旦到基測考完時又出現一堆「掌握綱要,只要讀通一本就夠」的新聞,實在是很矛盾。

但讓我在意的是這篇新聞裡的一句話:
http://www.nownews.com/2008/05/25/122-2279977.htm

「考題偏向鼓勵學生透過思考而後記憶的型式,李先鳳說,  以往社會科考試,考生們以為『多背』就可以拿到分數,而忽略了「理解」的重要,因此,她建議考生需培養自由思考的能力,而非一味的死背、窮記。」

有什麼好注意的?這不是每年都看到嗎?(其實分析得很對)
不……何止每年都看到,我記得我十五年之前考大學時,就看過這樣的話了!
(考高中就太遙遠了,記不得了)

為什麼十五年前的考生「以為多背就可以拿到分數」;十五年後的考生還是這樣?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點,為什麼有關基測(甚至聯考)的評論每年都一樣,但大家卻都還是按照舊的想法去理解它,然後每年報導時都好像有什麼特別的分析跟發現似的?

實際上如果真是這樣,但為什麼大家還不相信?如果真的相信,應該就不會有一綱一本自辦基測這種蠢蛋爭議的出現。

我在想,或許真正的問題不在「相不相信」,而在於「不知道該怎麼做」。

怎麼說?您看看,我不相信老師家長們會沒注意到基測的走向,每個人也都知道「不要死背,要理解、要活用、要瞭解因果關聯、要培養能力」……


……可是,這該怎麼教?


我們從小就不是這樣被對待的,即使是在師資培育跟後續的研習進修,也很少被這樣對待。(絕對是有的,可惜很少)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這樣的:


(放影片)->放個大頭啦!這篇又不是隨筆。


教授:「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不要只用講述法,教學要用引導的方式。」

(台下一堆師院生抄筆記)


教授:「這很重要,期中考會考。」

(台下一堆師院生在課本上作記號)



(影片結束)


這種情況在師院或許還好,但在後續的研習就更嚴重了。因為你更難利用「講述」以外的方式來「引導」這些已經擔任教職的老師,基本上他們有來研習,沒低頭改作業或看小說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用心的老師不是沒有,但他們很容易被淹沒,喔,有的還會過勞死;還有不少認真的老師轉換到教學以外的跑道(因為在現行教育圈的制度下,發展教學專業其實沒搞頭,也不會因為你比較有教學專業跟熱忱就不超額你。當初投胎投得早,要比這些都更有用)。

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老師的老師也不見得知道該怎麼教老師能去教孩子帶得走的能力。(這是繞口令嗎?=_=+)

大家都認同在目前的時代潮流裡,學生一定要具備帶得走的能力,但當你要一般老師說說什麼是帶得走的能力,大概也只能得到「能蒐尋到所需的資料」這樣的答案而已,了不起多個「統整資料」跟「閱讀資料」(可是不一定知道怎麼教)。

很多東西都沒有教,比方你說要培養孩子蒐集、統整資料的能力,很多老師也只是丟下這樣的作業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蒐集、整理。小組的團隊合作、採訪、報告也是,很多老師只是把作業交給學生而已,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去引導。

學生的表現則會呈現出很大的城鄉差距,因為都市的孩子有比較多的資源、比較關注與比較多資源的家長(或者說是安親班更貼切)……但其實如果從「引導」上來看,鄉村地區因為學生數少,老師反而可以有比都市更完整的引導。

可惜很多東西做起來很辛苦,但看起來不見得那麼炫。因為「聚焦在教學目標與能力指標」不是看起來很炫的東西,比起來,我不如在學習單上留多一點空白讓小朋友畫圖,這些看起來花花綠綠的學習單(甚至小書)就可以讓很多參觀的人或評審委員們覺得很炫。

說穿了,其實不過就是留空白讓小朋友塗鴉而已。

戲劇表演尤其可以看得出這一點,我看過(自己也做過)很多在教學時看起來很有趣的戲劇表演其實都是不必要的,反倒應該用戲劇表演來協助教學引導的時候卻常常反而沒演。

因為「生動活潑」是很容易看到的,但「教學目標的聚焦」卻不那麼容易看。(也因為這樣,我們的批評始終都還停留在「趣味教學導致孩子能力下降,教改不該負責嗎」這樣的層次,那其實也只是在過度簡化教育問題)

教育真正的問題恐怕不在教科書上,而在教師的教學方法跟教學理念上。今天就算是傾全國之力來編出最好的教科書,恐怕情況並不會好轉,問題也不會被解決,了不起就只是書稍微便宜一點而已(可能也不多)。

就好像這條社會領域的能力指標好了:4-2-1說出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個體、群體或媒體意見的異同。

它可以怎麼教?

教法一:設計幾個主題讓學生做討論,然後讓學生練習去反駁或支持不同的論點,最後教師帶學生回想剛才的討論與自己意見的變化
(所需時間:2~4節課不等)

教法二:跟學生說:「在開班會的時候,要能表達自己跟其他人相同或不同的意見,還要尊重其他人的意見,這樣知道了嗎?」學生:「知道了。」然後在考試的時候出一題是非題:「在團體中,我們應該要勇於說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所需時間:10分鐘)


有趣的是,很多教師並不具備4-2-1的能力,因為大家都知道強出頭會出事,而且新聞說什麼就信什麼,這還蠻方便的。


上次遇到有■■在說,教改愈改愈爛。我忍不住接話:「教改?哪裡有教改?十年前跟十年後,■■上課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嗎?」

■■說:「上課是一樣,但課本變得更爛。」


是嗎?(聽起來,你理解的教改也只是開放版本而已?)

其實大家都覺得爛,但選書時卻又說不出哪裡爛,這實在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就好像新聞到基測考完時都會說「只要熟讀一本就夠了」,可是隔幾天又會開始說「考那麼多本學生好可憐喔」,而且還會說「教材那麼簡單,學生程度愈來愈差」……(喂!這兩件事沒有衝突嗎?)


或者其實只是一種習慣?


最後,本半仙在這裡直接預測下次基測隔天會出現什麼新聞好了:
1.難度適中,中間偏易。
2.熟讀一版本就夠了。
3.圖表多。
4.不要死背知識,要重視因果關連。
5.考時事。

科科……


教改啊教改,除了開放版本跟在學習單上畫圖之外,還有什麼呢?

到現在為止,還有人不知道能力指標是分階段的,所以換版本不能從中間亂切亂換……還是老話一句:搞得清楚的人跟搞不清楚的人領的薪水是一樣的,有時候前者還比較容易過勞死。

或許關鍵問題在人,不在課本,而制度會影響人的文化。

在教學生之前,要先想辦法教老師,在教老師之前,得先想辦法讓能教老師的老師好好活下去。









最後還是要呼籲一下北北基,人家已經搬台階給你們下了,有台階就趕快下,別再硬撐說要自辦基測了。現在有台階不趕快下,等到大家發現一綱一本自辦基測後學生壓力還是一樣沒減低時(壓力來源不是教科書而是考試,這樣做只會增強考試萬萬歲的力量),鐘擺可是會用力地盪回來喔!

政客死不足惜,下台負責也不值幾個錢,可惜的是在政治角力下變成犧牲品的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