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28 Thu 2006 07:53
[長篇] 絕世 (44)<第三章>
- Dec 27 Wed 2006 16:52
復僻之後的下個戲碼?軍閥割據嗎?
昨天的新聞:中彰投 99年獨立基測 教科書 中市「技術性」統一版本
其實,一樣的東西要罵兩次,實在很煩。
所以這篇不想再說明「一綱一本」跟「獨立基測」為什麼不對(我還真覺得困惑,啊就那麼明顯,無論怎麼推論都覺得這樣不對,為什麼還看不出來?),我們直接來看看,如果中中彰投也來耍笨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一、實際情況會是怎樣?
教育局「技術性」建議大家要統一版本,但各校因為不看好中部獨立基測可以成功(再加上教育部一定會抵制的),所以還是一樣各自為政。
說得清楚一點,如果我是國中校長,在這種時候如果要進可攻、退可守的話,我會「選書時用教育局建議的那個版本」,但還是一樣做多版本的補充,於是學校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說穿了,本來學校裡就是從「多本」裡選「一本」罷了,之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 Dec 27 Wed 2006 16:40
[長篇] 絕世 (43)<第三章>
- Dec 27 Wed 2006 09:12
[長篇] 絕世 (42)<第三章>
- Dec 26 Tue 2006 09:23
[長篇] 絕世 (41)<第三章>
- Dec 25 Mon 2006 07:56
[長篇] 絕世 (40)<第三章>
「昨天的事聽說了嗎?」一到學校時,幾乎每個同學都在為昨
天傍晚的兇殺案而議論紛紛。
「聽說最有嫌疑的,就是當時在附近的『五四三』!」
「他還被帶去警察局做筆錄了呢!不過好像一下子就回來了。」
- Dec 22 Fri 2006 07:56
民國100年 北北基自辦基測?
先來看看這幾篇新聞: 民國100年 北北基自辦基測
(其他延伸:兩邊都考 教部說「行得通」 選錯基測 考生恐高分落榜)
好,今天要來罵北北基。不,與其說要罵,不如說是想為北北基專業的老師、行政人員感到惋惜,因為這個新聞實在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事實上,當我第一次看到這篇新聞時,我腦海中最先浮現出來的字是「笨蛋」,然後是「惋惜」,最後是「聯考復僻」。
為什麼說惋惜?我來打個比方,諸位就清楚了。
秋冬交界之際,感冒病毒肆虐。
- Dec 22 Fri 2006 07:52
[長篇] 絕世 (39)<第三章>
回家的路上,伍寺山很難得的跟一個女同學一塊邊走邊聊天。
這讓龍頭相當不高興,特別是因為這位名叫珊珊的女同學還一
度拒絕過龍頭的追求。
「哼哼!醜八怪居然也泡得到馬子啊?」龍頭跟其他幾個跟班
就這樣擋在巷子口,相當不滿的說著。
- Dec 21 Thu 2006 09:03
[長篇] 絕世 (38)<第三章>
- Dec 20 Wed 2006 19:11
[長篇] 絕世 (37)<第三章>
伍寺山坐在操場邊的樹下,數著上頭來來往往踢著足球的同學。
「喂!五四三!」那是最常來找他的「龍頭」。被稱為龍頭是因
為他的名字有一個龍字,而且儼然就像一年級學生中的老大。
寺山抬起頭來,看著滿臉橫肉的龍頭。
- Dec 20 Wed 2006 09:58
葫蘆墩墩身探查記
- Dec 19 Tue 2006 22:31
總統府~就是你家!
話說前天禮拜天(12/17)是總統府假日開放的日子,
剛好前一天因為簽書會上台北,就多待一天那邊參觀拍照(晚點再來po相片)。
要進去參觀前,會有保安(?)請你把東西放到旁邊的置物櫃,
然後要通過安全檢查,還要看你的身分證。
- Dec 19 Tue 2006 09:11
[長篇] 絕世 (36)<第三章>
刷!
一位穿著美穗高中制服的少女推開門走了進來。
「幫主……老師,請問您找我嗎?」少女見到黃老師的眼神,趕
緊改口。
- Dec 18 Mon 2006 13:02
郝市長的教育政策?
來談談即將新上任,郝市長最近提出來的教育政策吧!
這個話題其實之前在政見發表辯論會後看到新聞時,就很想來說說了!只是一直沒什麼空(可是卻有空畫圖?XD),現在選完了,不如就來說說。
事實上,當時光就比較郝、宋、謝三人的教育政策,就可以看出在這部份的高下:謝>郝=宋。
因為郝與宋都集中在一綱一本的問題(之前就說過,孩子壓力變大,真正根本的問題並非一綱多本),兩人針對這部份所呈現出的政見,可以見到對教育問題缺乏概念,倒還是附和一般民眾比較多(一般民眾也不清楚,大多聽媒體的,以為問題在『開放版本』)。
倒是謝當時的政見還蠻切中要點的,不過說穿了也並不是新東西,因為這些都是教育部目前早已經在推的東西,如果真當選的話,其實也只是繼續配合教育部現有的政策罷了。
不過,無論是誰選上了,事情都不會有太大改變,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謝的部分就不提了,一方面是沒選上;另一方面是雖然方向很正確,不過也是配合合有就在進行的政策。
- Dec 18 Mon 2006 08:30
[長篇] 絕世 (35)<第三章>